張石堅 作品

第176章 張巡出場,直接震驚歷代皇帝

    李泌說完,李輔國眼皮子又是一陣亂跳。
 


    這傢伙,裝神弄鬼,半天不肯說實話。
 


    肯定就是想要矇蔽陛下!
 


    什麼不想當中書令,無非就是以退為進。
 


    把自己包裝成魏晉時代那種高人罷了。
 


    李泌手指桌案上的“地圖”,侃侃而談。
 


    “陛下,首先應該調集西軍主力,同時在江淮地區組織兵馬。”
 


    “大軍需要的糧草稅賦,眼下都可以從江淮、江南地區籌措。”
 


    “郭子儀不是已經奉命南下了嗎?此人擅長捏合軍隊,就讓他在河南一帶負責此事,給安祿山坐鎮的洛陽城製造壓力。”
 


    “北邊的李光弼,據說打得史思明抬不起頭,正好讓他不斷進攻,騷擾叛軍的後方基地。”
 


    “如此一來,叛軍不過二十萬人,卻要同時固守長安、洛陽、范陽超過兩千裡的三處重要戰線,根本力不能及。”
 


    “陛下只需安靜等候,待天下兵馬讓安祿山、史思明疲敝之後,便可從容進擊。”
 


    “屆時,三處戰場之中,陛下率主力大軍拖住長安敵軍,以郭子儀李光弼南北夾擊破洛陽之敵,讓長安、范陽首尾不能相顧。”
 


    “隨後,再揮師平定長安,最後便可命天下正義之師踏平范陽。”
 


    “如此,大局定矣!”
 


    李亨聽著李泌這般分析,頓覺戳中時弊,心中豁然開朗。
 


    “原來如此,李先生果然不愧是高人,朕明白了!”
 


    “不知道李先生以為,滅亡叛軍需要多長時間?”
 


    李泌微笑道:
 


    “陛下只需要按照草民的意見來做,短則兩年,長則三年,天下必大定矣!”
 


    “兩三年?”李亨聞言,不由皺起眉頭。
 


    對李亨而言,他恨不得立刻就打回長安,收復洛陽,踏平范陽!
 


    李亨沉吟道:
 


    “李先生,這時間是不是太長了一些?”
 


    李泌正色道: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也,不可不察。”
 


    “草民也知道陛下心中所想,但如今安祿山叛賊已然成勢,非兩三年不可破也。”
 


    李亨默然片刻,點頭道:
 


    “朕明白了。”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有些驚訝。
 


    “沒想到這術士之言,竟然如此切中要害。”
 


    “朕剛才,還真是看走眼了。”
 


    扶蘇在一旁聞言不由疑惑,道:
 


    “父皇,兒臣覺得李泌這個戰略似乎也就是很普通的方略,真能當得起父皇這般讚譽嗎?”
 


    秦始皇看了一眼扶蘇,也知道這個兒子的確不擅長軍事。
 


    “蒙恬,你來和扶蘇說一說吧。”
 


    大將軍蒙恬站了出來,拱手道:
 


    “太子殿下剛剛說的其實沒錯,李泌的戰略確實就是很普通的方略,但事實上,所有的作戰方略其實都很簡單,無非就是先打這裡再打那裡罷了。”
 


    扶蘇一聽,覺得好像也是這個道理。
 


    大秦滅六國,不就是先打韓魏,接著趙燕,隨後滅楚,最後滅秦。
 


    蒙恬說到這裡,笑道:
 


    “但先打哪裡,再打哪裡,其實就是謀士真正的能力所在了。”
 


    “正所謂,打蛇打七寸!若是第一擊就命中七寸,那接下來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反之,第一下打不到七寸,就有被蛇反咬一口的風險。到時候誰勝誰負,猶未可知。”
 


    “李泌的戰略,就是看破了安祿山的七寸,故而才能起到這般效果!”
 


    大漢世界之中,劉邦咦了一聲,露出驚訝的表情。
 


    “這李泌,有張子房之風!”
 


    蕭何也是一臉驚訝。
 


    “細細想來,李泌的這一計,和當年陛下擊敗項羽,頗有類似之處啊。”
 


    劉邦當年打項羽,就是利用漢軍主力拖住項羽,讓韓信從北面包抄趙國,接著突襲齊國。
 


    最後,在斷絕和消滅了項羽所有盟友的情況下,逼迫項羽撤退,一鼓作氣擊敗項羽。
 


    李泌的戰略,其實和張良當年給劉邦的戰略是完全一致的。
 


    先剪除外圍羽翼,然後進擊老巢,一股成擒!
 


    劉邦嗯了一聲,表情嚴肅。
 


    “看來這個李泌,確實是有大才啊。”
 


    “李亨若是用李泌之言,這場叛亂應當會很快結束了。”
 


    貞觀世界之中,唐太宗李世民露出了驚訝表情。
 


    “這個李泌,莫非是李靖的後裔?還是李靖的私生子後代?”
 


    在場群臣聞言都是啞然。
 


    李績乾笑一聲,道:
 


    “陛下,就不能是臣的私生子後代?”
 


    李世民哈哈一笑,對李績道:
 


    “老李啊,你擅長的是沙場爭鋒,在戰略這方面,還得是李靖才行。”
 


    李靖打仗,有兩個特點。
 


    第一個就是出手準。
 


    只要李靖出征,勝利是板上釘釘。說滅國就滅國,說全殲就全殲,絕對沒有意外。
 


    第二個是出手快!
 


    這個快的意思,並不是說時間快。
 


    李靖每次都能根據敵我力量對比,做出一個大概的預估。
 


    每一次,李靖都能在預估的最短時間裡結束戰鬥,拿下勝利!
 


    打東突厥,李靖正月出兵,二月擊潰頡利可汗主力,三月俘獲頡利可汗本人。
 


    三個月滅亡東突厥!
 


    誰能想到,僅僅四年之前,頡利可汗還兵臨長安,逼得李世民不得不簽下渭水之盟?
 


    討伐吐谷渾,李靖判斷,少則半年多則一年。
 


    隨後,李靖用了四個月在隆冬率軍進入青海,兩個月追殺吐谷渾伏允可汗數千裡,殲滅了俘虜吐谷渾二十萬餘部眾,將伏允可汗斬首!
 


    滅吐谷渾時,李靖已經是一位64歲的老人了。
 


    考慮到古代的壽命和物資條件,再加上全程激戰於青海一帶高原地區的事實,更顯得李靖此戰功績有多麼驚人。
 


    這種驚人的判斷力和執行力,便是李靖為何會被稱為“大唐軍神”的原因。
 


    滅亡吐谷渾之後,李靖告老在家,如今已經有十幾年時間。
 


    但貞觀君臣,碰到任何一場戰爭,還是習慣拿李靖出來和這些將軍、謀士相比較。
 


    長孫無忌想了想,道:
 


    “其實這李泌還是比不上衛國公的。”
 


    “衛國公當年,說到就能做到。”
 


    “李泌畢竟只不過是一個出謀劃策的謀士,究竟李亨能否實現李泌這個戰略,尚在五五之分。”
 


    話音落下,李世民忍不住笑道:
 


    “自古以來,作戰能提出正確戰略,基本上就已經贏了八分。”
 


    “將戰略實行並不困難,只需要任用賢能的大臣和將軍,自然就能……”
 


    說著說著,李世民的表情突然變得古怪了起來。
 


    大臣?李林甫和楊國忠當政多年,朝中烏煙瘴氣。
 


    將軍?封常清、高仙芝和哥舒翰都被李隆基的騷操作弄得要麼死了,要麼當了俘虜。
 


    李世民忍不住道:
 


    “李亨這臭小子,不會連這點都做不到吧?”
 


    金幕之中,視頻繼續播放著。
 


    【俗話說,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李林甫和楊國忠,無疑就是十成十的妖孽人物。】
 


    【但華夏民族的堅韌性就在於,每當國家危難之際,總會有英雄人物站出來,力挽狂瀾。】
 


    【在奪取了洛陽之後,安祿山將主力部隊投向長安,並派出一支偏師進攻淮河地區。】
 


    【安祿山希望切斷京杭大運河這條大唐的運輸生命線,從而斷絕大唐從兩淮以及江南向長安地區運輸物資的途徑,迫使關中在缺少資源的情況下進行作戰。】
 


    【也就是在安祿山的眼皮子底下,一個原本籍籍無名的大唐小人物崛起了。】
 


    畫面中,出現了一名頭戴大唐縣令官帽,一臉正氣的男子。
 


    【大唐真源縣縣令,張巡。】
 


    此刻的張巡被五花大綁,表情悲憤,質問著面前的另外一名大唐官員。
 


    “楊太守,你乃是大唐臣子,怎麼能投降安祿山這個叛逆!”
 


    在張巡面前,大唐譙郡太守楊萬石表情陰冷,聞言啪地給了張巡一個耳光。
 


    “蠢材!大唐如今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你我就在大唐政壇之中,各種內情難道自己還不清楚嗎?”
 


    “安大人起兵誅滅楊國忠等奸臣,乃是為了再造大唐。”
 


    “你我身為大唐臣子,本就該幫助安大人,還大唐一個朗朗乾坤!”
 


    張巡嘴角帶血,死死盯著楊萬石。
 


    “若安祿山將來稱帝,又該如何?”
 


    楊萬石表情頓了一下,怒氣衝衝地開口。
 


    “你少廢話!本官是你的上官,現在本官命令你立刻率領部下往西,去接應張通晤大人的義軍!”
 


    說完,楊萬石命人給張巡解綁,隨後離去。
 


    張巡默然半晌,回頭看向身旁幾名小吏。
 


    “各位,安祿山行事如何,你我一清二楚。”
 


    “為今之計,我欲舉兵,號召有識之士反抗安氏叛賊,諸位可願隨我?”
 


    吏員們對視一眼,異口同聲。
 


    “願追隨大人,為大唐而戰!”
 


    張巡點了點頭,沉聲道:
 


    “好,立刻返回真源縣!”
 


    【張巡返回真源縣之後,號召治下民眾勤王,很快就組織起了一支千餘人的軍隊。】
 


    【隨後,吳王李袛領兵抵達,擊潰叛軍張通晤所部。】
 


    【但緊接著,史思明也派出援軍,擊敗了吳王。】
 


    【此時,原大唐雍丘縣縣令令狐潮已經投降了燕軍,奉命駐守在雍丘城,看管被俘虜的唐軍。】
 


    畫面之中,出現了雍丘城。
 


    張巡帶著部隊,悄悄抵達城外。
 


    “諸位,雍丘城中,關押著咱們大唐的子弟兵。”
 


    “你我既然來到此地,務必要破了此城,拯救忠於大唐的子民!”
 


    眾人紛紛點頭,意志堅定。
 


    在張巡身邊,另有一人,名為賈賁。
 


    賈賁有些憂慮。
 


    “聽說叛軍大將李庭望就在城中,麾下至少有一萬人之多。”
 


    “我們眼下人手不過區區兩千,真能攻破雍丘?”
 


    張巡聞言也是一滯。
 


    兩千以縣卒、郡兵為班底組成的部隊,想要擊敗雍丘城之中的一萬東北邊軍,這難度簡直已經是奇蹟級別了。
 


    張巡心動一動,對著賈賁如此這般說了一二。
 


    賈賁吃驚道:
 


    “張大人,你不是開玩笑吧?”
 


    張巡咬牙道:
 


    “事在人為,賭了這一把!”
 


    畫面一轉,已經是雍丘城的大牢。
 


    牢房外,幾名叛軍士兵左顧右盼,神態懶散。
 


    一陣腳步聲響起,幾個身著大唐吏員服飾之人靠近。
 


    叛軍士兵振作精神,喝道:
 


    “爾等乃是何人?”
 


    穿著吏員衣服的張巡面不改色,拱手道:
 


    “我等乃是附近州縣剛剛投奔過來的,想要來此地尋找令狐潮大人,加入安祿山大人麾下,共舉大事。”
 


    士兵聞言,表情頓時放鬆不少,笑道:
 


    “那你找錯地方了,令狐潮大人剛剛從此地離開,去拜謁李庭望將軍,你就在此地等候,想必……”
 


    士兵還在絮絮叨叨的說著,張巡猛然從袖子之中拔出一把匕首,將這士兵捅了一個對穿。
 


    在張巡身旁,幾名化作小吏打扮的唐軍勇士同時出手。
 


    短短片刻時間,毫無防備的幾名叛軍士兵就被全部格殺。
 


    張巡從叛軍身體上搜出鑰匙,立刻打開了牢房。
 


    “快,我等都是忠於大唐的,隨我來!”
 


    牢房之中數百名唐軍俘虜聞言頓時激動不已,紛紛跟上。
 


    “放火,都散開,找東西放火!”
 


    在張巡的命令下,數百唐軍俘虜四處放火,口中不斷大喊。
 


    “朝廷十萬天兵已至!”
 


    又見到那些落單的叛軍士兵,便衝上去將其殺死,換上叛軍士兵的衣服,各種造謠放火。
 


    短短半個時辰的時間,雍丘城之中四處火起。
 


    許多叛軍士兵得知有大唐主力抵達,頓時亂成一團。
 


    便在此刻,一群當地士兵突然振臂大呼。
 


    “孃的,我等乃是大唐人,何必要隨安祿山那個番子行事?”
 


    “天兵已至,殺了這些反賊,大家人人有功!”
 


    雍丘城之中,各路兵馬開始相互攻殺。
 


    雍丘城燕軍最高將領李庭望正在和令狐潮商議下一步的作戰計劃,聞言不由大驚,奔出官邸之外。
 


    “怎麼回事,吳王都被打跑了,哪裡來的朝廷兵馬?”
 


    便在此時,城門處一陣騷動,隨後賈賁率領著兩千唐軍殺了進來。
 


    “天兵已至,投降不殺!”
 


    “取李庭望首級者,官升三級!”
 


    在賈賁等人率軍殺到之後,叛軍更是混亂不堪,直接棄城而逃。
 


    張巡領著身邊數百名剛剛釋放出來的俘虜,集合在西門之外。
 


    西門突然打開,緊接著一名叛軍將領帶著百餘騎兵飛奔而出。
 


    “是不是他?”
 


    “是他,他就是李庭望!”
 


    張巡心中一定,頓時用力一揮。
 


    “動手!”
 


    李庭望正策馬飛奔,眼前的道路上突然出現了幾道絆馬索。
 


    李庭望猝不及防,馬匹被絆倒,整個人從馬上飛了出去,摔了七八個圈才停下來。
 


    還沒等李庭望回過神來,張巡大步趕上,一刀就剁了下去。
 


    “反賊,拿命來!”
 


    血光噴濺,李庭望身首分離。
 


    張巡哈哈大笑,舉起李庭望的腦袋。
 


    “反賊李庭望已死!”
 


    原本李庭望身邊的百餘騎兵見狀,頓時一鬨而散。
 


    張巡目光一冷,盯著其中一道身影大喊。
 


    “令狐潮,爾也是大唐命官,為何造反!”
 


    令狐潮回頭看了一眼張巡,策馬飛馳離開。
 


    【雍丘之戰,張巡僅以兩千士卒一舉奪城,將城中叛軍斬殺數千,並擒獲叛軍大將李庭望之首級。】
 


    【安祿山得知後,大罵當地將領作戰不力,又從洛陽增派援軍,以令狐潮為主將,領一萬五千兵馬,繼續進攻雍丘城。】
 


    雍丘城上,張巡和賈賁並肩而立,臉色十分凝重。
 


    “賈大人,我軍只有三千餘人,敵軍五倍於我,還是固守為上吧。”
 


    賈賁表情冷然,搖頭道:
 


    “張大人,我觀敵人陣型雜亂,想來只不過是烏合之眾。”
 


    “況且雍丘城小糧少,若是我等被圍困,不消半個月便要活活餓死了。”
 


    “還是出戰吧!”
 


    張巡看了一眼賈賁,用力點頭。
 


    “好,出戰!”
 


    很快,三千餘唐軍在城外列陣。
 


    對面,已經被安祿山提拔為將軍的令狐潮一臉仇恨。
 


    “好個張巡,今日就要報仇,出兵!”
 


    雙方很快激戰在一起。
 


    戰場上,燕軍憑藉著數量優勢,將唐軍先鋒包圍,不斷髮動進攻。
 


    唐軍方面,賈賁身先士卒,奮勇拼殺。
 


    “死,都給老子死!”
 


    賈賁高聲怒吼,雙目赤紅,長刀所向之地,叛軍非死即傷。
 


    令狐潮見狀大怒,吼道:
 


    “給我上,圍也圍死他!”
 


    更多的叛軍朝著賈賁重重包圍而來,賈賁揮刀力戰,漸漸不敵。
 


    便在此時,一陣馬蹄聲響,賈賁身旁的叛軍隊伍突然變得混亂,被衝開了一個口子。
 


    “賈將軍勿慌,張巡來也!”
 


    張巡拍馬趕到,揮刀斬殺數名賈賁身旁叛軍。
 


    賈賁好不容易喘了一口氣,握住張巡的手臂。
 


    “這個該死的令狐潮,軍陣散亂全是騙人的鬼把戲,他們都是安祿山麾下的精銳!”
 


    “張大人,快撤回城中!”
 


    張巡將賈賁拉上馬,帶著剩餘部下步步為營,緩緩後撤。
 


    令狐潮在對面看著這一幕,冷笑道:
 


    “好不容易才騙你們出來,還能讓你們回去?”
 


    “傳令全軍,務必要將他們全部殲滅!”
 


    鏡頭一轉,張巡渾身浴血,胯下戰馬一聲長嘶,跪在地上,已然傷重而亡。
 


    賈賁和張巡跳下馬來,兩人互為犄角,不斷朝著城門處殺去。
 


    張巡見身旁部下越來越少,心知今日已無幸理,便大叫道:
 


    “賈將軍,你快……”
 


    剛剛將話說出口,賈賁就猛然推了張巡一把,把他直接推出去幾步遠。
 


    “張大人,快撤!賈某在這裡給你斷後!”
 


    張巡大叫道:
 


    “不,要死一起死!”
 


    賈賁暴怒,吼道:
 


    “雍丘城之中還有上萬軍民,若是我等死在此地,叛軍必屠城,我等都是雍丘罪人!”
 


    “你是對的,你必能守住雍丘,走啊!”
 


    張巡牙關緊咬,猛然轉身就走。
 


    在他身後,賈賁的怒吼聲還在傳出。
 


    “叛賊,來,和你賈爺爺一戰!”
 


    雍丘城門打開,張巡率領著剩餘唐軍,撤回城中。
 


    他急急忙忙地登上城牆,想要查探賈賁情況。
 


    眼前景象,讓張巡整個人瞬間被凍結。
 


    賈賁身中無數刀劍傷勢,被一杆長槍穿心而過,穩穩地插在了地上。
 


    在賈賁面前,就是率領叛軍的主將令狐潮。
 


    令狐潮冷冷地看著城牆上的張巡。
 


    “張巡!都這個時候了,還要給愚蠢的大唐賣命嗎?”
 


    張巡目眥欲裂,怒吼道:
 


    “令狐潮,老子定不與你干休!”
 


    令狐潮哈哈大笑,一刀將賈賁首級砍下,提在手中。
 


    “等著吧,明日爾便能和賈賁相聚!”
 


    鏡頭一轉,太陽再度升起。
 


    叛軍先鋒逼近雍丘城,多輛衝車,箭樓旋即而至。
 


    在箭樓的壓制下,雍丘城上的唐軍被射得抬不起頭來。
 


    叛軍趁勢發動進攻,將一架架雲梯架在城垛之上,如螞蟻般攀附登城。
 


    眼看叛軍即將登上城牆,箭樓之上的叛軍弓箭手紛紛停止射箭。
 


    便在此時,城垛之上湧出諸多唐軍身影。
 


    “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