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石堅 作品

第166章 奸臣李林甫登場,嬴政劉邦給出一致評價

    看到這裡,歷朝歷代的皇帝們頓時心中一動,展開了猜測。



    扶蘇驚訝道:



    “一男一女?這男的,莫非是一個奸臣,就如同趙高一般。”



    秦始皇沉吟片刻,道:



    “確有道理。”



    扶蘇又道:



    “這女的,想必就是妃子了。”



    漢初世界之中,劉邦猛然從寢宮床上坐了起來。



    “咦,竟然還有女的,莫非這大唐還能再出第二個武則天不成?”



    呂雉有些幽怨地看著劉邦。



    “陛下,該睡了。”



    劉邦嘿嘿一笑,披著衣服起床。



    “皇后啊,這一段好像有點意思,朕看完了再睡。”



    呂雉看著劉邦的身影,美目中透出幾分無奈。



    近來這段時間,劉邦對呂雉的寵愛明顯下降。



    考慮到和呂雉爭寵的戚夫人早已跟隨劉如意去了邯鄲,這種情況顯然很不正常。



    呂雉心中開始警覺,繼而變得有些無奈。



    難道陛下就這麼害怕大漢出一個武則天?



    劉邦聚精會神地盯著金幕,唯恐錯過上面哪怕一個字。



    【男子,便是唐玄宗的太子李瑛。】



    【李瑛的生母是趙麗妃,她早在李隆基尚未發跡的時候就已經嫁了過來,非常得到李隆基的寵愛。】



    【在李隆基登基之後,由於皇后並無子嗣,故而李隆基就將趙麗妃所生的長子李瑛立為太子。】



    【對於大唐而言,諸子爭位早就已經司空見慣,故而很快,圍繞著太子之位就生出了波瀾。】



    【李隆基登基之後,新進宮的武氏很快得寵,被封為和麗妃同等級的惠妃。】



    【武惠妃為了將自己的兒子李琩立為皇太子,開始對太子李瑛極力中傷。】



    【久而久之,李隆基對李瑛產生了疑慮,便召集宰相們,商議廢立太子之事。】



    畫面中,李隆基咳嗽一聲,道:



    “朕聽說,太子李瑛的行為很是不端,如之奈何啊?”



    “倒是壽王李琩,生性沉穩乖巧,朕覺得挺好的。”



    幾名宰相聞言,不由面面相覷。



    李隆基這番話,都不能算是暗示了,簡直就是明示!



    一名宰相站了出來,沉聲開口道:



    “陛下所言極是,臣也早有所耳聞。太子不賢,對大唐的江山社稷乃是大大的壞事。”



    “若陛下想要改立太子,臣認為,武惠妃所誕之皇子李琩乃是一個絕佳人選。”



    金幕之上,立刻就打出了這個宰相的名字。



    【李林甫】。



    李林甫此人,身材瘦削,雙目炯炯有神,看起來頗有幾分儒士風範。



    李隆基聞言,立刻露出笑容,但還沒等他開口,另外一個聲音就響起了。



    “簡直胡鬧!”



    這聲音氣勢十足,就連李林甫的身體都不由顫抖了一下。



    距離李隆基最近另外一名宰相冷冷開口道:



    “麗妃去世之後,太子向來小心謹慎,侍奉陛下也從未失儀。怎麼能憑一些小小的捕風捉影之事就隨意廢立,成何體統!”



    這名宰相面孔方正,神情不怒自威,他的名字是【張九齡】。



    李隆基明顯頗為忌憚張九齡,聞言乾咳一聲,笑道:



    “張卿不必激動,朕只是隨口這麼一說罷了。”



    張九齡站了起來,對著李隆基正色道:



    “陛下難道忘了過去那麼多年,大唐圍繞儲君之位爆發無數次爭端了嗎?”



    “太子若是失德,老臣自然無話可說。但若陛下僅僅憑藉著一時喜好就想要擅行廢立之事,請恕老臣無法奉詔!”



    李隆基被張九齡這一番駁斥,好似一隻被人捏住了脖子的老母雞,半晌說不出話。



    張九齡又轉頭看向李林甫,重重地哼了一聲。



    “李大人,爾好好當爾的禮部尚書,不要對陛下的家事隨意置喙。”



    “不然,這政事堂之中,將來怕是沒有你的一席之地了!”



    李林甫聞言大懼,臉唰一下就變得慘白。



    【李隆基的第一次試探,在開元時代最後一位名相張九齡的堅決反對下,無疾而終。】



    【然而張九齡的堅持,同樣也觸怒了武惠妃以及李林甫。】



    【這兩人很快就聯合了起來。】



    皇宮之中,武惠妃和李林甫私下見面。



    武惠妃冷冷開口。



    “李大人,你口口聲聲說什麼廢太子之事輕易可成,結果現在倒好,本宮和琩兒都成了天下人的笑話!”



    李林甫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乾笑道:



    “惠妃娘娘有所不知,那張九齡向來是一個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想要扳倒太子,那就必須要除掉張九齡才行!”



    武惠妃默然半晌,道:



    “你有證據?”



    李林甫嘿嘿一笑。



    “惠妃娘娘想要什麼證據,臣隨時都能安排。”



    “重要的是,陛下究竟相不相信咱們的證據!”



    武惠妃點了點頭,道:



    “好,本宮自然會在陛下面前吹一吹風,至於宮外的事情,就看你自己的了。”



    【很快,在武惠妃堅持不懈地枕頭風吹拂,以及李林甫等人的誣告下,唐玄宗將張九齡罷去中書令之職,逐出朝廷中央。】



    【李林甫取代張九齡擔任中書令,成為大唐群相之首。】



    【開元二十五年,在李林甫和武惠妃的極力勸說下,太子李瑛等三名對李琩有威脅的皇子全部被廢為庶人。】



    【不久後,唐玄宗又將李瑛等三個兒子全部賜死。】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皺起眉頭。



    “這個李隆基,難道是真的腦子不清醒了?”



    扶蘇有些苦惱地揉了揉太陽穴。



    “父皇,這李隆基的行為,怎麼也不像是能開創那‘開元盛世’的明君啊。”



    “太子李瑛看起來並無任何過錯,怎麼就如此隨意被廢了?”



    廢除繼承人這件事情,即便是在大秦之前的時代也並不罕見。



    但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是因為繼承人有過錯,才會被廢除。



    秦始皇冷笑一聲,道:



    “人嘛,老了之後自然就糊塗了,一點都不奇怪。”



    “當年朕的曾祖父昭襄王,不也在取得了長平之戰勝利後急於求成,殺掉白起圍攻邯鄲,反而被魏國信陵君給擊潰?”



    扶蘇擦了擦汗。



    您也知道這是您的曾祖父,就沒必要在群臣的面前說這種老贏家的黑歷史了吧。



    秦始皇瞥了扶蘇一眼,似乎明白他的心思,隨口道:



    “胡亥的盤點視頻都被天下人看完了,昭襄王那點小小失敗,又算得了什麼?”



    扶蘇:“……”



    搞半天,您這算是破罐子破摔了?



    另外一個世界之中,漢武帝哈的一聲笑了出來。



    “真有意思,本來還以為這李隆基有希望和朕稍微比一比呢,原來也不過如此嘛。”



    “金日磾,你有何想法?”



    金日磾微微欠身,恭敬道:



    “此天子家事,臣不敢有想法。”



    漢武帝眉頭一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