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塵緣 作品

第364章 媒體採訪


  項天華這時不忘給陳明塞眼藥,“縣長,我可不是被推廣兩個字嚇著,您想過沒有,如果政~務中心一旦推廣成功,那楚昊宇這個發起人,豈不是在驪山的位置坐得更穩了。我現在擔心,楚昊宇坐穩了位置後,那您所想的,何年何月才能夢想成真?”。

  陳明擺擺手,“天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這事看上去楚昊宇的功勞是不小,難道我們就沒有功勞,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句話雖說比喻得不恰當,但是你想過沒有,如果楚昊宇因為這事而出了名,那我們不也跟著水漲船高,我倒是希望他越出名越好,這樣他也提升得快,這樣一來,我也不用花其他心思了”。

  項天華聽陳明說的似乎也在理,他點點頭後,隨即又問陳明,“縣長,就如您所說的那樣,但是楚昊宇才來驪山多長時間,我看上級即使想要提拔他,也不會在短時間內,把他調出驪山”。

  陳明微微頷首,“你說的這個情況也有可能,算了,今天先不談這個,我們談談其他的”。

  ······樂文小說網

  市考察組結束對驪山的考察後,回到市裡,其考察的細節以及結論報告,一起遞到市委書記任柏楊和市長慄松的手裡。

  經過市常委會討論後,一致同意把驪山這個成功的典例,向全市各區縣推廣,並由市裡牽頭,讓各區縣派人去驪山取經學習。

  一時之間,清遠市的各區縣都紛至沓來,派人來驪山學習考察,就連清遠市市委宣傳部,也派出市電視臺來驪山進行採訪,並在清遠市的電視新聞中播出。而且有的來驪山學習比較早的區縣,回去後,也很快成立了自己的政務中心。

  省電視臺的領導在看到清遠市播出驪山政務中心的這則新聞後,敏感地發現,這是一條非常有價值的新聞信息,隨即也派出採訪組來驪山採訪,包括省報也沒例外,他們同樣派出了新聞記者來驪山。

  楚昊宇前腳剛送走省電視臺的採訪記者,回到辦公室坐下後不久,辦公室的門又被敲響推開了,田陽春帶著一人進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