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木 作品

145.今謝氏洛水遠赴海外,歷時二載,得回神種。……(第2頁)

 

    蓋子掀開,布一層層解掉,他先看到了玉米。
 

    它差不多有孩童手臂那麼粗,由綠皮重重包裹,老皇帝將它拿出來,撥開那一層又一層的綠皮,露出裡面那好似妍麗女子露齒而笑,流轉著光華的玉粒。
 

    當它被舉到眾人面前時,這群掌握國之中樞的官員齊齊失了聲。
 

    不止是因為這個叫玉米的東西長得好看,還因為謝洛水說的“此物畝產一百八十斤”
 

    他們到達美洲時,沒多久就是收成的時間。正好方便測量。
 

    而現在大夏主食的平均畝產分別是
 

    粟一百一十二斤。
 

    麥一百一十二斤。
 

    稻三百五十三斤。
 

    稻穀產量雖多,但太挑地了,而玉米,據謝洛水說,能種在山地裡也就是說,它對水源及土地肥沃要求不高
 

    當然,許煙杪早就說過這話了,但他們得為自己知道這事找個來源,對吧總不能他們表現得比親自去了美洲的謝洛水更瞭解情況。
 

    老皇帝撥開個玉米,從裡面掏出土豆,這東西個頭宛若林檎蘋果。
 

    謝洛水高聲“此物畝產五百七十二斤”
 

    老皇帝又拿出紅薯。
 

    謝洛水幾乎把嗓子扯啞了“此物,畝產”
 

    “千斤”
 

    千斤啊
 

    麥粟的十倍稻穀的三倍
 

    *
 

    玉米、土豆、紅薯在這些官員手裡傳遞,他們用力擦著玉米上面的泥土,掰開葉子小心地撫摸上面的玉齒;小心地捧著土豆,輕輕嗅著上面令人熟悉的,地裡刨出來的氣息;紅薯放了半年多,早已發芽了,乾癟了,像是老人的手指頭,醜陋而乾巴,然而,沒有人嫌棄它。
 

    他們捧著這些東西,沒忍住一下子哭出來。
 

    哭饑荒,哭災年,哭以前所有餓死的人。
 

    不會捱餓了以後都不會捱餓了再窮,也不會有人餓死了
 

    哭著哭著,又笑起來。涕泗橫流的笑,難看得不行。
 

    但他們想笑
 

    老皇帝高高舉起手中紅薯“往後大夏境內,天災再不會帶來饑饉”
 

    你說怎麼會不值得笑呢
 

    那一天,歡呼聲、喝彩聲、大笑聲響徹雲霄。
 

    唯有伊拉拉這個美洲土著格格不入,倍感寂寞。
 

    他有些困惑地看著這些大夏人怎麼突然就抱著那些地裡挖出來的東西又哭又笑了
 

    玉米是太陽神,抱著祂又哭又笑他能理解,但其他兩個東西,怎麼也引得他們那麼大反應
 

    *
 

    伊拉拉會被邀請來大夏,自然是秦關和謝洛水商量過後,決定請個土人來教導他們怎麼種植土豆、玉米、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