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狼兵鷙悍,天下稱最


“上次,我問你滅倭第一要務為何,你道任命總督統一指揮為第一要務。當時,我還道你年少敢想,未曾想子厚一語中的,聖上任命老夫為七省總督。”張經頗有些感慨的說道,然後目光灼灼的看著朱平安,“子厚一斑窺豹、見微知著,把握時事之脈搏,切中全局之大勢,堪稱料事如神也。”

此刻,在張經心目中,朱平安的分量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甚少有人堪與之媲比。

正如當初朱平安所預想的那樣,張經甚是驚歎朱平安的大局觀,給朱平安標上了“見微知著”、“胸懷大局”、“運籌帷幄”、“料事如神”等標籤。

“巧合罷了,大人謬讚了,平安愧不敢當。”

朱平安謙虛的搖了搖頭,自謙的說道,一邊說著一邊起身為張經斟滿了酒杯。

“非也,一次或許可以用巧合來形容,但子厚見微知著的表現,可不是一次兩次了。子厚研究各地戰報,示警上虞之倭寇將會襲擾應天,就是很典型的明證。可惜,老夫也未能足夠重視,不然情況將大不一樣。”

張經微微搖了搖頭,對朱平安讚賞有加,同時後悔當初沒有足夠重視朱平安的示警。

“如今,總督已設,子厚以為此時滅倭第一要務為何?”張經在飯桌上問道。

“回大人,下官以為當今第一要務乃是調兵遣將。”朱平安毫不猶豫的回道。

張經點了點頭,對朱平安的評價更高了幾分。

務實!

其實,他上次詢問朱平安的時候,心裡的想法便是調兵遣將,胡宗憲的回答也是調兵遣將。當時自己覺得朱平安不夠務實,太想當然了,因此對朱平安的評價,不如對胡宗憲的評價高。

現在看來,朱平安不僅大局觀比胡宗憲更勝一籌,同樣也不缺務實精神。

“子厚緣何認為第一要務乃調兵遣將?”張經又進一步問道,想要聽聽朱平安的回答。

“回大人,第一,如今倭寇越聚越多,下官仔細蒐集了近來倭寇情況,第一大倭汪直佔據舟山群島,主力據金塘島,集聚於瀝港,賊眾數萬;除汪直外,另有徐海、陳東等數股倭寇匯聚於南直隸松江,賊眾多達三萬有餘,主要盤踞於拓林和川沙窪;以我浙江、南直隸現有之兵力,嚴重不足,實難承擔剿倭之重任。第二,此次上虞之倭寇於江浙、南直隸一代縱橫數千裡,一路擊敗各地官軍,衛所之兵怯懦不堪一戰,與之交手,一觸即潰者眾,本地之兵戰鬥力堪憂,難以承擔剿倭之重任。第三,浙江各地經歷倭患,接連被倭寇攻城拔寨,屢有敗績,士氣低迷,難以承擔剿倭之重任。所以,徵調外地尚有戰鬥力的官軍前來,協兵進剿倭寇,實為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