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秣陵關


寅時三刻,距離黎明還有個把小時,天地一團漆黑,伸手不見五指。

哇~吱兒,哇~吱兒......

一陣悠揚急促猶如電音的鴿哨劃破了寂靜的夜空,伴隨著鴿哨聲,一隻白羽灰頭信鴿劃破夜空,落在了城頭鴿舍裡,鴿腿上綁著一個摺疊信箋。

“有飛奴回來了,是灰頭飛奴,這是秣陵關的飛奴,還帶著急報,快,快將急報送呈大人們。”

城頭鴿舍常年侍弄鴿舍的兵士聽到鴿哨,發現有信鴿飛回鴿舍,當注意到是城南秣陵關培育的灰頭白羽信鴿且還帶著急報後,慌忙從懷裡取出一把粳米餵給信鴿,將信鴿腿上的急報解下來,大聲喊了起來。

秣陵關就在應天南邊,是應天的門戶之一,它與應天的距離,跟江寧鎮與應天的距離差不多,只是江寧鎮在應天的西南方,秣陵關在應天的東南方。

秣陵關這個時候發來急報,肯定重要的不得了。所以,侍弄鴿舍的兵士不敢怠慢。

很快,值守在鴿舍的傳信兵接過飛鴿急報,一路飛奔著向城門樓而去。

張經、何公公等一干官員就歇息在城門樓裡面,傳信兵前來傳信時,他們才剛剛伏案假寐。白天倭寇攻城,他們的精神高度緊張,倭寇被浙軍打跑後,他們才稍稍鬆了半口氣。之所以說鬆了半口氣,是因為他們擔心倭寇的撤兵是假象,擔心倭寇退兵是為了迷惑應天,在應天放鬆時,再殺個回馬槍,突然攻城。為防倭寇再襲應天,不僅城門緊閉,連徵發的百姓都沒有解散,他們也是精神高度緊張,入了夜,也擔驚受怕的睡不著,也不敢睡下,唯恐倭寇在他們睡著時來襲。便是時間到了子時,他們也強撐著不睡,直到到了寅時,他們實在撐不住了才伏案假寐。

“秣陵關的飛奴急報?快快呈上來。”

張經等官員聽到傳信兵稟告秣陵關急報後,睏意頓時煙消雲散,急忙喚道。

“秣陵關是應天的東南門戶,秣陵關的急報,十之八九是跟上虞之倭寇有關係。”兵部右侍郎史鵬飛在傳信兵呈遞急報時,率先發表意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