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糧荒


“果然還是自救啊......”

朱平安揉了揉眉頭,雖然結果在意料之中,但是塵埃落定時仍不免幾分失望。

失望解決不了問題,只會增加問題。

朱平安只揉了一下眉頭,便重新振作了精神,派人召集靖南一干胥吏來縣衙。

“......情況就是如此。短時間呢,不要期待朝廷賑災、救援了,我們唯有自救。”



朱平安當著眾胥吏的面,將台州府的回函宣讀了一遍,將實情告之眾人。

“啊?!什麼?!要我們自救?!我們才遭了洪災啊,損失慘重,如何自救啊?”

“怎麼會這樣?!這場洪災涉及大半個江南,範圍之廣,受災之重,數十年罕見,朝廷豈能袖手旁觀!難道就不怕救災不力,引起民變嗎?!”

“當初其他地方受災時,朝廷從我們江南調集糧草救災,為何我江南受災,朝廷就不能從其他地方調集糧草救災呢?難不成我們是抱養的?!”

聽到台州府望請自救的回函後,一眾胥吏皆是失望不已,憂心不已,憤慨不已。

“好了,諸位。朝廷也有朝廷的難處,近些年來,我大明多事之秋,災害頻發,諸如連年乾旱的陝西,上半年的北直隸水災、江西旱災、宣府大同饑荒,事情趕一塊去了,朝廷府庫消耗頗多,一時間,難以籌集賑災銀兩。在朝廷籌措銀兩、糧食賑災救災之前,我們唯有自救。我們食君之祿,自當忠君之事,為聖上分憂,為百姓解難,何懼道哉。”

朱平安拍了下桌子,打斷了眾人的失望憤慨,目光堅定的對眾人說道。

眾人的反應在朱平安的意料之中,這也是人之常情,不過我們作為靖南的掌舵者,豈能如此消極心態,靖南這艘大船還要靠我們掌舵駛出困境呢。

“縣尊所言極是,只是我們靖南在這次洪災中損失慘重,房屋毀損無數,財物損失不可估量,以目前現狀,開展自救,恐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在朱平安的帶動下,眾胥吏雖打起了精神,但是想到困難,仍不免憂心忡忡。

“我們靖南在洪災發生前,上下一心,提前做了防範,相比於其他郡縣,我們靖南在這次洪災中受損要小的多。開展自救,我們身上的擔子已經比其他郡縣輕多了。如果我們都擔不起‘自救’這個擔子,那其他郡縣乾脆集體自掛東南枝算了。我們要做的是迎難而上、克服困難,而不是被困難所克服。”朱平安微微扯了扯嘴角,對眾人調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