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秋雨連綿,隱患滋生


“真是好雨知時節啊,咱們這稻子才歸倉,老天爺就下起雨來了。”

水稻收割之後,開始下起了小雨,已經歸倉的人們,不由慶幸不已。

秋收最怕的就是下雨了,一下雨,地裡的水稻來不及收割,就會壞在地裡,導致減產,晾曬的稻穀若是淋了雨,很容易發黴腐爛,那就更倒黴了。

所以人們慶幸秋收後才下雨。

“今年水稻的產量雖然比往年低了些,但是咱們知縣大老爺替咱們向朝廷申請減免了賦稅,被倭寇禍禍的村子都免了賦稅,沒被倭寇禍禍的村子,也減了三成。今年咱們老百姓吶,總算是能過一個好年了。”

“是啊,老天爺好,知縣大老爺也好。咱們總算是遇到好年了。只可惜知縣大老爺過不了多久就要升遷走了,不知道下一任知縣有沒有咱們知縣大老爺好。”

“別想了,像咱們知縣大老爺這樣好的知縣,估計這輩子再也遇不到了。別的不說,就說特准囚犯回家秋收,哪個知縣有這擔當和魄力?!只要下任知縣能有咱們知縣大老爺三成好,我做夢就能笑醒了。”

農忙過了,又是下雨天,做不了別的活計,人們坐在家中閒聊感慨。

朱平安當初特准回家參加秋收的囚犯,在秋收結束後,也都如約返回監牢了,一個也沒少。知縣愛民如子,義釋眾囚秋收;眾囚知恩圖報,如約返監。這段故事又成了一段年度佳話,一樁奇聞,迅速從靖南向外傳播。

朱平安也不再是當初的無名之輩了,隨著消息的傳播,在民間聲名鵲起。

小雨淅淅瀝瀝,雖然下的不大,但是連著下了兩天兩夜,也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人們對於這場連綿不絕的小雨都是持歡迎態度。秋也收了,倉也歸了,願意下就下吧,正好可以趁機在家裡貓上幾天,好好的休息休息。



人們都在家裡貓著,矛盾糾紛大減,基本無人來縣衙爭訟;加上下雨出不了外業,計劃之中的修補城牆、修建烽火臺等也只能往後推遲了起來,縣衙一時間清閒了許多。

“兵之貴選,尚矣,而時有不同,選難拘一。若草昧之初,招徠之勢,如春秋戰國用武日久,則自是一樣選法。方今天下承平,編民忘戰,車書混同,卒然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