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


一個多時辰後,府衙仵作終於將八百多倭寇首級查驗完畢,確定其中真倭首級三百六十三、假倭首級首級四百六十一,並無假冒之嫌疑。

確定首級並無問題後,台州知府譚綸一臉輕鬆的迴轉書房,撰寫台州倭患公文,上報朝廷。

劉大刀領了府衙寫有首級數量、驗收無誤的文書,便催促府衙兌現首功賞銀。

劉大刀深知現在公子有多缺這筆首功賞銀,當日靖南保衛戰,公子為鼓舞士氣、保衛靖南,下達了重賞令,無論軍民凡勇於守城者賞銀十兩,負傷者額外賞銀十兩,陣亡者再額外撫卹五十兩紋銀,如此下來,一共需發放賞銀、撫卹銀七、八萬兩呢。這可是一筆巨大的數目。

靖南縣衙共有庫銀三千多兩,公子全都兌現賞銀了;縣衙糧倉裡的一萬多石糧食,公子也都都摺合銀兩兌現賞銀了;公子甚至將出京城攜帶的一千五百兩銀子,都拿出來兌現賞銀了,為此,畫兒姑娘還哭了好久的鼻子呢。不過,即便如此,也還有很多五萬多銀子的缺口呢。

皇上不急太監急,太監急了沒卵用。

劉大刀終是無功而返,府衙以首功賞銀需要走流程為由,令劉大刀回返靖南敬候佳音。等到流程走完後,首功賞銀自會由府衙下發靖南縣衙。至於時間嘛,快則三五則,慢則旬日,也可能是月餘,也可能更久。

二十一世紀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但是古代官僚的行政效率卻不容樂觀。

在劉大刀離開臺州府城、回返靖南的時候,台州知府譚綸的台州府倭患公文已經擬好了,蓋上了知府官印,令驛使一路快馬加鞭送呈京城。

暮色黃昏,台州府驛使騎著一匹快馬,從台州府北門出發。

在臺州府驛使前方五百多里的驛站旁邊有一個茶館,劉牧就著熱茶吃了隨身攜帶的乾糧,翻身上馬,摸了摸隨身攜帶的公子的親筆信,繼續快馬加鞭趕往京城。

劉牧騎了一匹馬,後面還空著一匹馬,韁繩拴在了騎著馬匹的馬鞍上。這是供他換乘的馬匹。一人雙馬配置,目的是為了以最快的速度抵達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