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嚴嵩的提議



                “話都被徐閣老說完了,下官還能說什麼呢。只是,語言在事實面前是蒼白無力的,確實包括趙文華在內的數人也是朱平安名義的座師,但是朱平安與他們的關係遠不如與徐閣老親厚;如果朱平安捷報有虛,那徐閣老將朱平安的書信呈送聖上,在某種程度就是在幫助朱平安矇蔽聖上了。”

    鄢懋卿也不愧是嚴黨高幹,在徐階話音落後,沉默了數秒,又繼續發起了攻訐。

    “夠了,惟中,你有什麼要說的。”

    龍椅上的嘉靖帝擺了擺手,制止了鄢懋卿等人的繼續攻訐,問嚴嵩意見。

    “回聖上,通過方才的爭論,可以看出關於蘇州捷報,大家意見不一,分歧對立,老臣擔心弘治年間張天祥、王獻臣一案重演,擔心廠衛核查出來的結果,不能服眾。”

    嚴嵩拱手向嘉靖帝行禮,躬著身說道。

    嚴嵩口中張天祥、王獻臣之事,指的是明孝宗弘治年間發生的事情。

    弘治十七年,明孝宗收到了遼東送來的捷報,由遼東宦官朱秀、都督僉事楊玉、巡撫都御史張鼐三人聯名上奏。

    三人上奏捷報說,弘治十六年十二月,泰寧三衛的賊寇於夜裡進犯瑞昌堡,射傷了建州進貢的使團,並把牛馬等貢品掠奪走了。寧遠備禦都指揮張天祥,聞訊率軍一路追趕,在歪頭山追上,與泰寧三衛的賊寇交戰,斬殺二十七人,泰寧三衛的賊寇不敵潰逃,張天祥率軍一路追擊,追擊圖中又斬殺賊寇十一人,並將賊寇掠奪的貢品全部奪了回來。

    明孝宗收到捷報,龍顏大悅,親命嘉獎,大大的獎勵了張天祥等人。

    事情到此,皆大歡喜,告一段落。

    可是數日後,御史王獻臣一封彈劾,讓這件事情出現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轉。

    王獻臣彈劾奏疏中事情的真相是:

    泰寧三衛的人至寧遠,向寧遠守備張天祥索要泰寧三衛生活所必須的食言、茶葉等物,張天祥從他們口中得知,建州進貢的使團就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