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郎才盡 作品

第七十一章 一朝被蛇咬,處處聞啼鳥


大明朝對於基礎設施也算重視,有秦漢遺風,基本上所有地區都是每隔十里建一長亭,每隔五里造一短亭,讓行人有歇腳的地方,古代出遠門時,親朋好友也都經常在此相送。



十里才有一長亭,所以附近方圓數里奔赴縣城童子試的人們都在此處話別。人越聚越多,青衫長袍揹負行囊的學子也越來越多。大伯朱守仁長袖善舞,和諸多學子打成一片。朱平安一個人也不認識,就連恩師做保的另外四人也是不認識。當然這也跟朱平安年紀有關吧,人家那些學子最小的也都二十多歲了,你一個十三歲的小屁孩,代溝至少都有仨了,誰會認識你。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鄉鄰家人陸續離去,十里長亭只剩下方圓數里的十幾位學子,也有幾個富裕學子的書童。



“王兄久仰久仰,這次王兄肯定要金榜題名了吧。”



“趙兄幸會幸會,小弟提前恭祝趙兄金榜題名了哈。”



“朱兄好久不見,這次考中後,可要一定和我把酒言歡啊。”



十幾位學子互相吹捧著,聽到對方說自己金榜題名高中之類的的話,一個個興奮的跟喝了幾兩小酒似的。



唯餘朱平安一人揹著行囊,被孤立在外,嘴角勾起看著他們互相恭維。



“咦,這位小兄弟是?”互相吹捧中終於有人發現了朱平安,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站在這幹嘛啊,難道說是誰帶的書童不成,可是看衣服也不像啊,不由好奇地問道。



“哦,這是敝人小侄子,上河村孫老秀才做保五人缺了一人,他來湊個數,長長經驗。”大伯朱守仁淡淡的說。



“哦,呵呵,長長經驗,是極是極。”



學子們聞言,紛紛笑做一團,對朱平安也就不怎麼關注了,畢竟一個湊數的小屁孩而已嘛,又不是什麼才子神童,如果是神童才子之類的話,我們也都是方圓數里的人,怎麼會沒聽說過呢。所以,肯定就是一個湊數的小屁孩而已,何須理會。



十餘位學子相商一起奔赴縣城,途中也好做個伴。一群人在十里長亭說說笑笑,之乎者也子曰嗚呼,熱鬧得很。臨走時,有人提議,說什麼走前不如在這十里長亭各自留下一首詩詞,以後高中了也算是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