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就蒜 作品

第147章 麟州行(5)我們不冷


 三人出門,李泉拉開抽屜,把一個本子遞給李樂。

 “幫哥瞅瞅。”

 “還給我看啊?”

 李泉捏起杯子,喝了口水,“要說一開始,沒有點疑疑呼呼,肯定是假滴。可咱爺說過,就算仇家說滴話,咱都得在嘴裡嚼上幾遍,把有道理的給嚥下去。何況是自家親人。”

 “現在看,咋?你給額說的,不都對咧。”

 “那也是你們乾的。”

 “可主意是你出滴,路是你劃滴。再說,你都是要去燕大的人咧,那是啥地方,是人都能去滴?”

 “淼哇,你有見識,有見識就是順風行船。”

 “一個家,得有人帶路。亂世時能保著這個家不散,不亂,不餓死人。太平年間,能讓閤家興旺,不招災禍。”

 “家裡的人,有能耐就跟著走,沒能耐就過好自己的日子,但最起碼不能嫌貧嫉富,挑撥是非。你說,是這個理不。”

 幾句話,讓李樂琢磨了好大一會。

 從“家運之盛衰,天不能操其權,人不能操其權,而己自操之”到“家出三人,其道必衰”,從“父子和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再到“家不畏窮,而畏涼薄傾軋”。

 李樂長舒口氣,翻看起本子。

 本子裡記得東西,與其說是李泉自己記得小賬本,不如說是一本工作日記,或者週記。

 除了每日的營收支出之外,還有當天從早到晚,遇到的一些人和事。

 哪邊的房子有問題,找誰修,花了多少錢買材料;誰和誰今天因為什麼吵架了,怎麼勸;哪個客人提了什麼意見,是不是應該改進;鎮裡來人,讓參加什麼活動,交不交費用等等。

 也許做不到事無鉅細,但是從這個認認真真書寫的本子上,能看出和尚灣在這一年多時間裡的發展脈絡。

 李樂對著附在後面的財務月報看了看。

 現在每天服務區的進區車輛,到了三百多臺,接近四百的數量。

 快餐一天三餐,消費人數維持在了700人左右,菜價也調了一次,現在是5塊和3塊的標準,一天下來,只快餐的流水,就在2600左右。

 房租收入3000塊,大頭是圖圖兩口子,用了五間房,一個月租金1500。

 住宿加澡堂子,最高一個月,停車場過夜停車費,6000。修車,賣配件,一個月能有個小兩萬的進賬。這還是因為只有兩個地溝,沒敢多接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