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如何寫檢討


 王加強指著茶几上的探測儀,“就這玩意兒,能行?”

 “那個什麼防斷卷筆刀,都能拿個省賽的第二名,這個從原理到設計到實用性,比起這個就是垃圾。”黃炳坤端起茶杯,吹了吹。

 王加強點了根菸,“國賽有希望沒?”

 “我看了今年改制前的幾屆獲獎項目,七成希望吧。”

 “獲獎?”

 “國二以上。”

 “你這麼看好?”老王有些詫異,又仔細瞧了瞧眼前東拼西湊,還用鐵絲固定的探測儀。

 “嗯。”黃炳坤撂下茶杯,“這東西里面有電路控制、程序設計、信號接收傳輸好幾個方面。最差也是個改進專利技術。”

 聽到這話,王加強點點頭,“既然你這麼說,我心裡就有數了。明年幾月份報名?”

 “三到四月各市報送材料,五月份省內組織評審,然後向大賽報送材料,十月份吧,出結果和全國展示活動。”

 “那,你們教務處組織組織,看看需要什麼材料、改進的,抓緊弄好,再從學校裡選幾個項目,一起報上去。”

 王加強樂呵呵的摸著髮際線,笑道,“不說拿個國獎,就算是省賽的獎,也能堵一些人的嘴咧。”

 黃炳坤撇撇嘴,心說,誰特麼講關中漢子是樸實耿直心眼少的,這位可是老奸巨猾。

 一場差點炸了學校的隱患事故,其他人都是盯著幾個學生的違規違紀做文章,老王琢磨的卻是這個探測儀能帶來的好處。

 這幾年,隨著鐵一的生源、教學質量越來越好,“清北復交浙科南, 人武中華航濟開”這種級別的學校已經從奢望,逐步變成了現實。

 但是在王加強看來,拼裸分上頂級院校的機會,隨著各大院校招生政策的改變,往後會變得越來越難。

 所以除了藝體特長生之外,另一條競賽保送的路子,愈發引起重視。

 而王加強的算盤,已經從初中部就開始打起。

 為什麼非要和千軍萬馬一起去擠高考那獨木橋,另闢蹊徑不就是陽關大道?

 黃炳坤斟酌著,又說道,“王校,其實馬闖和陸小寧,那個學科競賽,可以考慮讓他們試試。”

 “馬闖可以參加物理,陸小寧是信息學。”

 老王咂著嘴,“這個信息學只聽說工大附和交大附有參加過,咱們沒有啊。”

 “這方面我相對熟悉一些,這幾天找他來試一試,看看水平咋樣。”

 “倒也是。”王加強這才想起來,這年頭,計算機這玩意,不說九成吧,陸小寧最少比八成孩子接觸的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