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話雖如此,再怎麼說那也是幾萬兩銀子,蘭陵侯高義!”

 眾人肅然起敬。

 梁蕭又道:“國中郡城上百,朝廷改革鹽政,收入增加,也不是沒有餘力支持辦學。我開了這個頭,以後也可看看哪些富人有這個心回饋百姓,這些人也是可用之材,團結一切可以對抗世家的力量,方為上策。”

 林修笑道:“我等年長於蘭陵侯,但遠不如蘭陵侯思慮深遠!相比之下,我等只需要認真執行你定好的政策即可。”

 這一次,梁蕭沒有謙虛,只是含笑點頭。

 古今中外那些耳熟能詳的為政舉措和理念,都能給他啟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前人踩過的坑,也儘可能讓他避免重蹈覆轍。

 他手頭最需要的是踏實辦事的人才,如林修、秦百里、秦勳、楊平……

 至於他們的出身如何,梁蕭一點也不在乎。

 當然,如果他們全心全意效忠或歸順國家,那是再好不過了。

 “現在我們最應該操心的,是多少百姓家裡的孩子有這個餘力上學。”

 梁蕭的話,又點醒了眾人。

 “蘭陵侯是準備減免勞役和賦稅?”秦百里問道。

 梁蕭搖了搖頭:“這種事應該由陛下決定,我可不能自作主張。而且,就算減免勞役和賦稅,百姓家裡的孩子不來上學的,依然不會來。”

 “因為他們骨子裡就有觀念,人力應該多用於耕織,哪有餘力讀書呢……”秦勳一語道破。

 梁蕭點頭道:“所以要從根源上解決,那便是發展燕州經濟,讓百姓手頭都有餘錢,以後我們再宣傳教育和讀書的重要性,讓那些父母也為了一個下一代出人頭地的念頭,自行決定是否供孩子上學。”

 梁蕭說到最後,也不忍再說下去了。

 有太多父母砸鍋賣鐵供子女讀書,就為了子女能出人頭地。

 大週一定也免不了會有很多父母這麼做,而放在這個時代,孩子上學對平民百姓家庭的負擔更重。

 但這已經是目前最好的策略了,至少能給更多平民百姓階級躍升的機會,如此也可改善世家門閥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