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上酒 作品

第323章 國家幹部,到他這裡吃過土雞


 這些餅乾,是王建軍給予。

 在九十年代,可以吃上奶油餅乾和奶牛麵包的鄉下農村人,只怕不會太多,王大牛有口福兒。

 王建軍從車上取來一隻玻璃瓶牛奶,這會兒牛奶基本以玻璃瓶為主要包裝。

 九十年代,好多民族品牌,三元和紅梅等。

 “這是牛奶?”王大牛瞅了一眼上面牛奶兩字,直接用牙齒咬掉瓶蓋,然後大口喝起來。

 玻璃瓶的牛奶,他還是第一次喝,以前只能電影上見過。

 王大牛以前喝過牛奶,不過喝的是村裡母牛的奶,害得他拉了一夜的稀。

 一些家庭好的城裡人,解放前後,六七十年代就能喝上牛奶。

 到八九十年代,許多人家的門上掛著一個牛奶箱,送奶員工會按照地址,每天早上送一份。

 對普通職工家庭來說,每天訂一份牛奶給孩子喝,也是一筆不菲的支出。

 至於農民,更別提了。

 小米粥紅糖荷包蛋,就是最好的東西,還得是月子才吃的上。

 說起來,有這樣一位農村女同志,她到城裡醫院生娃,唯一能叫出美食的東西,只有雞蛋。女同志的老公為了面子,告訴女同志和同房間的其餘人,他買了一大筐幾十斤雞蛋擱在家裡頭。等出院回家一看,哪裡有雞蛋?一枚雞蛋都沒有,這位女同志當場氣哭,罵自己老公雞蛋都不給自己捨得吃,在外頭吃喝嫖賭倒是大手大腳,挺有錢挺捨得很。

 女同志的罵娘,啥也沒換來,換來的只有豆包一樣大的拳頭,遭到毒打的女同志跪地求饒,大喊饒命,大喊再不敢了,大喊自己不再嘴饞了,不再要雞蛋吃了!自己是賤命一條,不配吃雞蛋!

 這也是九十年代的一種複雜特色,社會上並非都是人,人群中充斥著許多各式各樣的畜牲!

 只要是罪惡的畜牲,作惡多端後,終究難逃正義審判的槍口!

 看著狼吞虎嚥的王大牛,王建軍低聲道:“待會咋做,不用我教你了吧?”

 王大牛吃飽喝足,抹了抹嘴。

 他點了點頭道:“王副書記,你放心好了,俺曉得咋為你出一口惡氣!”

 王大牛曉得,必須得有投名狀。

 只有投名狀後,他才真正的踏上王建軍的船,才能順利成為村民兵連副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