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吉燎兒 作品

第279章 員工野心太大怎麼辦

 第279章員工野心太大怎麼辦 

 放假事件在周圍村裡引得一幫閒人們議論紛紛。 

 二娃他們這些人回去就到處說,申校長想取消農忙假,幸好七斤哥沒直接答應下來。 

 楊鄉長都聽說了這事兒,他現在忙的脫不開身,還給燕長青打了個電話問了一下,倆人的意見差不多,就那十天假,已經是傳統了,無所謂的。 

 鄉里現在基本能做到人人都有活幹,市場酒廠不用說,小鄉鎮現在小作坊加工廠得幾百家。 

 小的就是家庭作坊,大的像勞動服務公司的服裝廠現在已經有上千人,生產任務忙的時候還要僱其他人來做。 

 需要說明的是,勞動服務公司看起來像是個草臺班子,但它是正兒八經的有編制的,只要進去的正式工人,後來都能領退休金的。 

 現在的機械製造能力差了點,大部分工作都算是勞動密集型的,什麼活兒都有,只要不懶,不管男女都能找到活兒幹。 

 其實真的不靠農田過日子了,只是許多年下來,麥收和秋收已經成了不是節日的節日,是農村少有的大事兒,人們習慣了這個時間回家,忙不忙是一回事兒,反正都要聚一起的。 

 …… 

 “誰說的要建新橋?”燕長青問道。 

 反正嚐到了甜頭的鋼廠,現在在一些老人們看來,就是妥妥的不務正業。 

 但是工人們樂意啊! 

 現在的兩座橋,都是要搞運輸的。 

 很合理的事兒,而且這河上的橋是小橋,從第一座橋開始,大燕莊工程隊的人裡面就有參與的,然後第二座也是,現在繼續修的話,工程隊好像也就只差工程師總指揮了。 

 “是的。”周佳玲點點頭。“但是我們要及早規劃,這是我從黃經理那裡拿到的規劃圖。現在做的是基礎建設,我們只需要預留一部分地方,將來就能做到進可攻退可守。” 

 但是老萬平時和老黃牛的,兢兢業業……等等,這話怎麼有點熟悉? 

 但是老黃平時唯唯諾諾,謹小慎微的,難得鼓起了勇氣提個意見,還花費了那麼大心思——別的不說,就畫這一張圖,少於半個月肯定畫不出來。 

 我那是技能啊! 

 “你又算過工程量了?”燕長青無奈問道。“你不是搞園林設計的嗎?怎麼現在什麼都懂?” 

 沒多久燕興旺又來了。 

 我有錢有人的就要使勁折騰啊! 

 燕長青覺得,果然員工還是得招廠長老萬那種退休工人最好,人老了,想法少,讓幹啥就幹啥,兢兢業業和老黃牛似的,用起來太順手了。 

 “如果打造成度假村就不同了,只需要劃分一小部分居住區出來,就能創造收益,負責維護管理的人為了利益,必然會盡心盡力去維護這裡的每一棵花草……” 

 人的想象力是無窮的,有時候只需要打開一個缺口,那創意就變得無窮無盡起來。 

 說的倒也是。 

 就是搞起來挺麻煩的樣子,自己原本只打算搞個大大的綠化園區來著的,只是想讓周圍的環境變得更舒服一些。 

 “何況做成了藝術品的大型玉雕,而且是你親手製作的,不要說別人,如果沒人看管,我都想搬一個放家裡去,需要投入管理的地方,有收益才能得到更好的維護並一直持續下去。” 

 燕長青覺得這個主意不是腦子進水:“專業工程師好找嗎?” 

 實際上她經常出現在附近,現在在這兒挺出名的,村裡七大姑八大婆表示,這是她們看過的職業裝穿的最好看的人。 

 而且也有計劃:“燕總,我想提個小建議啊!咱們能不能把新擴建的酒廠,建到河東面去?這樣西邊以後你隨便建,不影響你的規劃。” 

 “說句不好聽的話,真趕上什麼事兒要停幾天工,都沒貨往外運了。今年還沒聽你提擴建的事兒,我們都準備好了的,燕總你看是擴建哪種酒的?” 

 “沒事兒!”老萬來勁兒的很。“現在幫手多,有的是人幫著管事,不怕忙。” 

 燕長青想了想,一擺手:“那你會不會太忙了?” 

 “可是這是個機會,老闆。”周佳玲信心滿滿。“內地的發展速度是我從未見過的,這裡的人任勞任怨,踏實肯幹,只要有個工作機會就緊抓著不放棄,對每一分工作的熱情都是我前所未見的。” 

 然後就坐等收錢吧! 

 燕長青心裡嘀咕了一句,想了想:“你們的意見呢?” 

 似乎是層層疊疊的宮殿一般,在青山綠水之間,只是鉛筆畫的東西,大部分還是拿著尺子畫的線條,愣是讓人看的挺有感覺的。 

 “我覺得她的想法挺好的,咱們這裡的地形,特別合適。燕總你看,從崗上向下,建成這樣的宮殿式建築,最下面是河水環繞,對面也是如此,從一個個崗上建過去,鋪展開來,就像是古代的山莊……” 

 老黃也掌權倆月了,不過骨子裡還是有點不自信。 

 那你就去試試吧! 

 燕長青擺擺手,趕緊忙你的去吧! 

 “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我們現在開始規劃,未來三到五年內,在各大城市初步建立起連鎖酒店,趁著經濟發展的熱潮,打造一個知名連鎖酒店的品牌……” 

 …… 

 “萬老頭……廠長不是打算在東邊建廠嗎?”燕興旺反問道。“就現在兩個橋能行嗎?肯定要多幾個橋,以後方便咱們來回走的。” 

 但是擴建酒廠也算正經事兒,反正一個廠區也是幹,兩個還是幹。 

 新老廠區跨河兩岸,修橋肯定是必須的,而且一座兩座都不行,得多點,方便大家——廠區上萬人,新廠區再這麼多人,兩邊不可能沒一點交流,而且招工不管招哪兒的工人,一開始還是要老廠區的人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