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吉燎兒 作品

第266章 大飛機 聲音 起飛

 第266章大飛機聲音起飛 

 陳有亮在大燕莊待了兩三天就回了市場那邊。 

 這個季節市場那邊會更忙點,必須要有人在那看著。 

 市場的發展一直有個問題,一開始在裡面做生意的人,現在一個個都成了以前大家鄙視的‘狗大戶,問題就來了,這些狗大戶們,只信服陳有亮或者燕長青。 

 平時還好,有時候陳有亮人不在也沒啥問題,但是到了過年忙起來,而且開始財務彙總的時候,他不在就有點不行,那些大老粗們性子上來,別人來說都不管用。 

 燕長青倒是沒這種煩擾,酒廠還是好管理的多。 

 早年的老工人們現在都成了大大小小的領導,有這些人和老萬幾個老成持重的人在,燕總愛幹啥就幹啥。 

 更不會耽誤他一大早去河裡泡著,親近水。 

 天氣轉涼的好處還是有的,遠處是熱熱鬧鬧的電站酒廠,但是往上游過了新橋,再走一段路就和以前一樣,還是沒啥人。 

 燕長青白天在診所坐診,或者火電站檢修查看情況,或者酒廠溜達著給人指點,就是不怎麼幹活。 

 到了晚上他就精神了,幹到半夜去睡覺,睡兩個小時去河裡泡著,到天快亮去拉二胡打拳,一直到開吃早飯再回來。 

 說起來一天只睡兩小時,實際上他的生活相當悠閒。 

 不過所謂的控水進展並不大,控水的本領沒開發出來,倒是游泳和呼吸的技能跟著漲了不少熟練度。 

 然後另一個意外之喜則是,他把秸稈酒的出酒率給提高了一點。 

 雖然依舊沒啥用。 

 …… 

 秸稈酒是他沒事自己瞎研究的,從一開始釀酒,他就想這麼幹了。 

 用紅薯釀酒,用高粱玉米杆釀酒,因為這些在村子周圍最多,當時他酒廠剛開業,想降低成本來著。 

 那時候想法多的很,等到有錢有閒了,他就一一嘗試了一下。 

 再後來,他就把這些純粹當做自己的愛好,研究一下搞著玩,圖個樂趣。 

 原因也很簡單。 

 紅薯釀酒確實可以,但是原材料成本降低了,加工成本上升了,而且紅薯酒的口感還是差了點,需要他花費更大精力才能達到高粱酒的水準,不如直接高粱玉米省勁兒。 

 而秸稈就不用說了,出酒率太低,就算現在他有三級的釀酒技術,那個出酒率依然達不到他理想中的效果,工作量還大,也不怎麼划算。 

 再考慮到未來,人工成本會越來越高,他就只當成興趣,沒事自己研究著玩,沒打算量產這玩意兒。 

 雖然以他三級的釀酒技術,完全可以保證釀出來的酒適合大眾的口感。 

 …… 

 陳有亮回去沒幾天,楊鄉長那邊傳來了消息,把幾個見義勇為的人都送了過來。 

 這種小事老萬就能安排,不需要燕長青管,只需要他表露個態度就行。 

 當一個人的態度能和許多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時,那他的態度自然會有很多人關注。 

 廠裡新招來幾個人,安排的工作還是相對輕鬆的,比一些原來工人的待遇還好,事情都不用宣傳,就傳了出去。 

 楊鄉長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藉機宣傳燕老闆對見義勇為大力支持。 

 效果目前還不知道,但是影響很不小,日報的記者都來了一趟採訪了幾個見義勇為的新工人,而後還上了本地電視臺的新聞。 

 上新聞現在對酒廠來說根本不算新鮮事了,年繳稅是以億為單位的,在地方上不管什麼事兒都值得上新聞,畢竟還關係到數萬人乃至數十萬人的吃飯問題。 

 這種宣傳燕長青是比較支持的,特意讓老萬去接受了一下采訪。 

 至於他自己,小事兒不值得自己出馬。 

 …… 

 轉眼之間,大飛機到貨了。 

 西陽市飛機場大概從來沒有這麼熱鬧過,大燕莊和附近幾個村子的閒人,包括不閒的人,也都抽出時間來,到飛機場參觀飛機來了。 

 飛機場外邊停的大貨車都排了好幾排,停車場都不夠用,外邊的道路上也停了一長排車。 

 也沒人說貨車拉人不安全啥的,一車車的吃瓜群眾,興高采烈的,和自己買飛機了似的。 

 酒廠和市場有關係的人現在太多了,知道這飛機是燕總陳總倆人買回來的,一個個的覺得自己臉上有光彩——這倆人可都是自己鄉里的,以後出門吹牛都多了個話題。 

 市裡縣裡都來了人,一開始看到來的人太多,還派出來一大批負責治安的,生怕這些人進來在飛機場亂竄。 

 不過發現有點多餘,人們在榮譽感爆棚的時候,自覺性特別強,雖然吵吵嚷嚷的,但是都規規矩矩地待在劃好的區域內,根本沒越線的。 

 西多羅夫那邊的服務精神極好,雖然他本人不能再來,但是安排的除了飛行員,還有教練和維修工程師等,來了十幾個人。 

 教練是來負責培訓飛行員的,短期內可以請他們的飛行員,但是長遠考慮的話,備用的必須有。 

 三方人都擔心一個問題,萬一將來要是再出點什麼變故,這些前蘇人必須回國的話,那飛機不就成了擺設? 

 實際上他們擔心的都有點多餘,未來前蘇和華國這邊的關係沒再惡劣的像前些年那次,搞到所有人都回國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