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醫院 順手而為

 第262章醫院順手而為 

 燕長青臨回去的時候,燕水興他們一群家長,還想讓他說幾句鼓勵熊孩子好好上學的話。 

 燕長青就呵呵了:“他們又不是傻子,小志那混蛋才考了幾分,都被錄取到酒廠委培的中專了,家裡又不會餓著他們,我說話能有你們揍了管用嗎?” 

 熊孩子成了大熊孩子,就不好管了。 

 而且燕長青現在體會到了,未來網絡時代,那些家長們為什麼會面對孩子欲哭無淚了——就連村裡這些熊孩子,當他們長了見識之後,也不好糊弄了啊! 

 曾經好管的熊孩子們,隨著接觸的人越來越多,見識越來越廣,自然能學到很多東西,你再拿那些曾經的哄騙他們的話,誰信啊? 

 就像網絡時代的熊孩子們,從小跟著手機‘自學成才,家長說替他們保管壓歲錢,但凡上過幼兒園的都不怎麼信了…… 

 以前學校里老師們最常用的話就是:“你們不好好學習,以後就得回家種田,天天土裡刨食還吃不上肉,一年到頭穿不上新衣服……” 

 現在這話沒老師說了,家裡的田都是統一機械收割播種,在家天天吃肉都膩了! 

 於是老師們把話換成了:“考上大學就能去大城市……” 

 就有市場上熊孩子們嘀咕:“大城市裡的還不得往咱們這裡跑?” 

 可不是嘛,陳有亮和省大學那邊建立聯繫之後,經常請人過來當參謀啥的,市場裡這幾年都有教授帶著大學生來實習,一點不稀奇。 

 至於說去大城市,現在京滬深廣這些城市,只要他們想去,隨時搭上車就能出發,車費都能省下來,到了還有管吃管住的地兒,更沒啥稀奇的。 

 逼得老師們只能動用最後一招了,喊家長。 

 有那麼一部分比較粗暴的家長,到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揍一頓再說道理。 

 所以燕長青現在也不多說,只是平時提醒一下。 

 …… 

 回到酒廠,燕長青繼續研究自己的藥酒。 

 這個需要花費的時間長,他也不著急,又不是隻有這麼一件事可做。 

 小診所的地方有點小了,後院又擴建了一片地方,這樣晾曬藥材啥的比較方便,病人的家屬來的多點也不怕了,都可以進來坐著。 

 來的那些小毛病的病號,感冒之類的小毛病,都是幾分錢的西藥就能搞定,簡單的很,拿剪子剪幾粒感冒通就可以。 

 大毛病值得動用針灸的話,燕長青就出手治療一下。 

 另外小診所是什麼病都看的,有小孩牙長壞了要拔的,這裡也管治。 

 而且行醫風格相當豪放,說著話糊弄著病人說是看看,拿著鉗子假裝在看,夾住了咔嚓一下就拔了下來,接著按上點麻藥就可以。 

 這麻藥其實還管消炎的,麻的效果只保證出診所一百米內,再走遠點就開始疼的吸溜…… 

 燕長青還想著改良一下麻藥效果,申醫生表示大可不必:“牙不都是這麼拔的嗎?你弄的藥好了收費又得漲價。拔個牙伸伸手的事兒,收五毛錢就不少了,你還想收多少?” 

 堂堂燕總被說的連槽都懶得吐了。 

 他改變不了申醫生的想法,這人他知道,一輩子都在鄉村診所裡,到白髮蒼蒼也沒能去鄉醫院去上他的班。 

 所以只能建議:“咱們弄點好的,到時候來人了說清楚啊,想疼輕點用點好藥……” 

 申醫生對他這個還是支持的,不支持的是把所有藥都換掉。 

 於是診所的藥就越來越多,上到數萬的人參,下到幾分錢一包的老藥。 

 燕長青還自己製作了不少藥,比如類似雲南白藥的傷藥等。 

 有了時間之後,他能做的事情就太多了,製藥泡藥酒都是小問題。 

 …… 

 申醫生其實挺佩服燕長青的,燕長青的釀酒最早還是從他這裡學的,他自然知道,診所這裡泡藥酒的酒用的是好酒,加了那麼多藥材,費了不少功夫,最後賣的價格遠遠不如直接裝瓶賣白酒的價格高。 

 雖然燕長青不當回事,他是都看在眼裡的,就憑這點,他就覺得燕總是真仁義。 

 所以他看燕長青有把小診所擴大的意思,就主動提出要帶幾個新醫生,好歹是有經驗的,帶剛畢業的醫生還是沒問題的。 

 這時候的大中專學生們,分配的地方已經越來越偏僻,甚至名義上分到了某些單位,但是人家不通知讓去上班。 

 這就導致逐漸的,不管招工還是招人相應都容易了點。 

 燕長青就笑了:“咱們以前不說過嗎?我以後開醫院然讓你當院長的,你看,時間還挺快,你多招幾個人,小診所變成小醫院,你就是院長了。” 

 申醫生幹勁兒十足。 

 也就是這年頭的人都能‘抗,習慣了,有小毛病都抗著,抗不過去才來找醫生。 

 而且現在的診治手段,要麼給點藥,嚴重了最多扎幾針,基本不會給人掛水,比較節省時間。 

 不然的話,現在酒廠加上週邊得有數萬人,就一個小診所一個醫生加一個兼職的,能把人忙死。 

 …… 

 經過事實證明,藥酒的效果沒有想象的那麼好。 

 因為酒的效果已經很好,加的那些藥材,根本達不到一加一等於二的效果,最多算是一加一等於一點一二。 

 好在藥材是可以針對性地治療病症,算是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