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家園 要上檔次

 第256章家園要上檔次 

 陽春四月。 

 國際獎的熱度持續了很久,不間斷的有考察學習隊伍前來。 

 不過這並不耽誤燕長青的一些小計劃,大的工程依舊在收尾,小的他自己帶人做,主要是做綠化工作。 

 九崗十八窪這裡的地形,真不適合種地,地並不是梯田,卻有陡坡,他乾脆帶人把能種樹的地方都種上,花花草草也不少。 

 反正這點土地的產出和投入完全不成比例,大家留點好地種著,不忘了自己農民的身份就行。 

 當年的小竹林已經逐漸茂盛起來,在他有意的培植之下,河邊已經多了一小片一小片的竹林,只等過上幾年,就能長成一整片,到時候就有風景可看了。 

 桐樹林也在不斷擴張,酒廠願意收那些桐樹的消息放出去,全鄉人都挺開心的,畢竟還能給點錢,基本上所有人都願意挖了送過來。 

 農田的樹太礙事了,只要想想就知道,當所有人都開始用機械耕種收割的時候,地裡矗立著一排樹,真的是要多噁心就有多噁心。 

 這種樹其實不適合當風景樹,但是人們驚奇的發現,哪怕是這些讓大家深惡痛絕的樹,整整齊齊地栽種成林之後,也成了一道不錯的風景。 

 當忙碌的四月過去,其他地方的人過來,就開始驚訝於這裡的變化。 

 從原本的光禿禿的崗崗窪窪變得隨處可見的樹木,原來根本沒想象中的那麼困難。 

 …… 

 酒廠環境的變化,並沒有老闆的變化大。 

 燕老闆的醫術越來越厲害,變成小神醫了,對於周圍的人來說,是個更讓人喜出望外的事情。 

 酒廠的老工人都知道,老闆一直喜歡學醫,學的很認真,而且已經有了能給人看病的能力。 

 特別是燕老闆的望聞問切更是一絕,一點不比那些老醫生們差。 

 但是現在‘一絕變成‘一神了。 

 大小毛病一看就知道,哪怕是多年隱疾,也瞞不過他的二指一搭,打眼一看。 

 當然小毛病也沒人好意思找老闆,老闆多忙啊,再說人們的習慣就是如此,誰好意思說自己感冒了來找老闆讓給自己看看病。 

 都是一些實在沒招的毛病,才來找老闆,而且通常還要先託廠裡那些老工人來問問,看老闆有沒有時間。 

 燕長青現在正在興頭上,時間還是可以擠出來的,大不了晚上嘛! 

 一天只需要休息兩個小時的人,時間真的很充裕。 

 燕長青做的就是在村裡原來蓋的圖書館附近,讓燕興旺帶人蓋了一棟小樓,當做新的診所,把申醫生給請過來在這裡長期坐診,自己兼職在這裡。 

 他的目的只是通過看病了解人體的奧秘,並不在乎看病的那些錢,讓申醫生按照他原來的習慣看病就行。 

 無非是現在這裡準備的藥材更多了些,因為人多了嘛! 

 …… 

 五月初的時候,小徐總又跑來了。 

 發電站建成在即,他的業務可以開展了。 

 這次再來,小徐總就沒上次那麼騷包了,很低調的和司機開了輛桑塔納,帶了幾種他們當地的特產和茶葉當禮物。 

 然後他很好奇:“你居然會做飯?” 

 年輕人之間的關係還是純粹些,特別是小徐總這個人,哪怕出身商人家庭,大學畢業,依然保留著一些很美好的特質——比如偶爾會露出那清澈而愚蠢的眼神。 

 如果不是這樣,當初倆人也沒機會在路上相識。 

 所以他對燕老闆雖然佩服,而且還有當初被救的感恩,但是做不來那種很市儈的溜鬚拍馬,這是第二次來,到了沒多久,熟悉了之後,他就不再口口聲聲地燕總燕總地喊了。 

 燕長青倒是喜歡這樣,最近一段時間雖然不用他應酬什麼,但是也煩。 

 所以小徐總真誠點,他挺開心,要不也不會親自下廚:“我最近挺喜歡廚藝的,你在這裡多待幾天,就知道你以前吃過的東西好不好了!” 

 小徐總不服:“好歹我也走南闖北一年了,也不是沒見識的人,你先做出來我嚐嚐再說。” 

 …… 

 等飯菜做好,也沒外人,燕長青拿了個茶缸讓人舀了點酒過來,放小徐總面前:“我不喝,你隨意,喝醉了去睡覺。” 

 小徐總嘿嘿直樂:“我就等著這酒呢!實話說,你讓我帶給我爸的酒,我也喝了不少,都沒了。這不是你沒讓供煤,我不好意思來打秋風,想好久了。” 

 燕長青直樂:“你想來就來,還能讓你空手回去不成?” 

 “哈哈!”小徐總乾笑兩聲。“那不是意圖太明顯了點,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這酒好到哪兒,喝的時候只覺得順口舒服,等喝習慣了,再去喝其他的,怎麼喝都感覺能找出毛病來。” 

 “我爸後悔死了,我剛把酒帶回去的時候,他嚐了嚐,然後還請了幾個老朋友來喝。結果喝完了就沒了,喝別的酒嫌棄,最近喝酒都少了。” 

 燕長青笑:“那是好事兒,酒喝多了也不好,當然我的除外。” 

 “你嚐嚐這個,這個魚子醬可是真貨,從前蘇那邊來的。”小徐總剛才說完覺得自己說太多了,總感覺這麼說,讓人覺得自己父子倆都是酒鬼似的,趕緊轉移了話題。 

 燕長青好奇:“你們和前蘇那邊有業務?” 

 “現在還沒有!”小徐總說道。“那邊這幾年經濟形勢不好,咱們這邊去發財的太多,假貨次品把那邊市場搞壞了。” 

 “前蘇國現在都開始抵制國內的貨物,私人生意都快沒法做了。我爸認識一些人,他們想聯合起來,想重新把市場給做起來,其實那邊還是有好東西的……” 

 說白了就是原來做生意的大部分是私人倒爺,只為賺錢,長遠的根本不考慮,趁著前蘇解體前後的時間和機會,把各種貨物往那邊賣,賺快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