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行業變化 管理

 第177章行業變化管理 

 和興隆縣的酒廠一單大生意談好,剛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燕長青第二天又帶著人出發了。 

 這次去的是本縣的一家酒廠。 

 該酒廠是真正的小酒廠,屬實有點奇葩,新酒廠也有幾年了,不打廣告不宣傳,純靠口碑做生意。 

 賣散酒,瓶裝的也有,包裝突出一個簡單,價格不高,也是秉承那一套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一套。 

 家族生意,除了本家人就是親戚,連個外人都沒有,靠的是成本低,反正這年頭只要多少掙點,生活就能很不錯,也一直經營了下來。 

 燕長青這次就不用親自出馬,讓廠長去談的。 

 萬廠長和這家小酒廠的秦廠長見了面,寒暄了幾句就說明了來意。 

 秦廠長有些遲疑:“我們小酒廠,生產的量不大,也供應不了太多給你們的。” 

 萬廠長在燕長青的授意下,表示不嫌棄:“多少都行,如果你們敞開了生產,一個月總能有個十噸八噸的吧?” 

 酒的生產量其實彈性很大,小作坊的話,一個酒灶一個小發酵池,可以發酵一次大概七八天出一次酒,一次一百多斤,一個月產酒幾百斤。 

 可只要稍微增加幾個發酵池,不停出酒,一個小酒灶一月生產幾噸也不是問題。 

 秦家酒廠不是小作坊,他們的產量更是隨時可以提高。 

 但是考慮了一下,他們賣點摻水的散酒,多少灌裝點瓶裝酒供應周邊的農村地區,賺的不多,但是勝在穩定,也沒想過改變,一時有些遲疑。 

 主要是萬廠長這邊給的價格不高,小酒廠又不像大酒廠那樣,生產起來能做到不浪費,成本那麼低。 

 萬廠長也不介意,留了個電話:“如果將來有什麼情況,可以隨時打電話過去,我們那裡收購原漿酒。不過最好快點,不然可能有什麼變故。” 

 …… 

 接下來萬廠長就這樣跟著燕長青,馬不停蹄地把周邊幾個縣的小酒廠都走了一遍。 

 有的一聽說可以收購,喜出望外,當場就簽訂了合同,保證都是剛出鍋的酒,半點不摻假。也不用來收購,直接送貨上門,就算賺的少點,畢竟也是賺。 

 無非是花點力氣,大不了多僱幾個人,反正這年頭一兩塊錢僱個人幹一天活都有人搶著來。 

 心黑點給幾毛錢一天,也能有人來。 

 有一家姓楊的酒廠,甚至直接表示,只要你保證貨到付款,不拖欠俺們的錢,俺們還可以擴大生產,你要多少俺們給你生產多少。 

 也有和秦家酒廠一樣有些遲疑的,覺得賺的不多,又要改變現在的生產模式,需要考慮一下。 

 萬廠長一律留了電話,告訴他們願意出售原漿酒的時候,可以再去談。 

 …… 

 看似一行人跑了幾天,收穫不是很大。 

 但是幾個人都相當淡定,回到酒廠就照常加緊生產自己的酒,畢竟這才是根本。 

 燕長青則是和以前一樣,平時熊孩子來玩就加入,沒事還給幾個村的老人們看看病,關愛一下老人,突出一個尊老愛幼。 

 過不幾天,秦廠長和那些原本不想改變,嫌棄利潤低的廠長老闆們,火急火燎地跑來了:“你們這還要酒不?我們賣酒!” 

 萬廠長相當淡定地和他們談了一系列的條件。 

 首先價格上比原來還低了些,其次在品質上也提高了要求,同時還要求了他們如果想私下銷售散酒,需要如何如何做。 

 比原來那些直接答應供應酒的老闆,條件要苛刻的多。 

 即使如此,這幾個小酒廠的老闆,因為某個原因,還是捏著鼻子答應了下來。 

 …… 

 話說自從燕長青幾個人離開後,一連兩天,秦廠長總覺得有些不對。 

 好歹是生意人,他覺得那位萬廠長的表現有些不對,有些“拿捏住”了自己一樣,似乎篤定自己會找他們賣酒。 

 是不是有啥不對的地兒? 

 這麼一想,就開始四處打聽起來。 

 結果等打聽到消息,當時就覺得屁股下面被火燎了似的,完全坐不住。 

 因為最近上頭要發正式文件,消息已經確定,要整頓酒類市場。 

 其實從去年年底就有新聞上說過,當時只算是吹吹風,但是吹過風之後,也沒了後續,很多人也不在意,該怎麼樣還怎麼樣。 

 可惜,有時候的風,那可不是胡亂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