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名聲 安排

 第109章名聲安排 

 實際上有過生活經歷的人都知道。 

 有時候當你選了某一條路之後,就只能一直走下去。 

 生活不是考試,很多時候並沒有那麼多選項擺在面前讓人去選。 

 但凡是做過幾天生意掙點錢的,基本上沒人再願意去過靠雞屁股掙錢的日子,所以這些跑出去過的村民,也基本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既然沒了退路,那就只能奮勇向前。 

 儘管很多事情看起來有些可笑,比如去跑生意的時候,帶上家裡讀書識字的娃幫忙寫寫算算,兜裡揣個小收音機學普通話——儘管學普通話的人還不多。 

 燕長青很欣慰,大夥兒都努力去幹啊,這樣我才好躺平安心研究技能。 

 可惜還得去鎮上,市場那邊還是要去看看的。 

 …… 

 “%%%%%%,啥狗屁玩意兒,就他媳婦長那個鱉樣兒,我還能怎麼著她……”燕長青和二叔剛進市場,就開始聽姑父罵罵咧咧地發牢騷。 

 原因讓他們有點哭笑不得。 

 市場建好了,規模擴大了,貨物種類也多了。 

 倆人早就去縣裡註冊了個貿易公司,從廢品收購到服飾,以及各種生活用品,經營範圍寫了三四行,反正能寫的都寫了。 

 現在唯一沒做的,就是當初燕長青說的去電視臺打廣告。 

 因為暫時不需要。 

 只是把之前合作過的店家都通知一遍,再把價格稍微降低一些,就足以吸引人來進貨了,畢竟現在產品更豐富,而且高中低檔的都有,能選擇的餘地更多。 

 對於商戶們來說,他們跑到更遠的省會去進貨,也未必能拿到這裡的價格,有錢賺去哪兒都是去,反正都是省內,心理上就不會覺得有問題,更不存在語言不通的溝通問題。 

 隨之而來的就是市場管理問題。 

 大老粗們幹別的沒問題,包括陳有亮的一些狐朋狗友們,幹粗活都沒問題,但是讓他們幹寫寫算算的活兒,弄清楚這麼多貨款貨物的來龍去脈,對他們來說相當困難。 

 前一段也找了幾個能辦事的,不過這幾個人正在和陳有亮商量,俺們不要工資了,給多少都不要,放心,俺們現在還會給你好好幹的,絕對不會出錯。 

 就是等市場對外開放了,俺們也想幹這個生意去。 

 包括李明發那夥人也是。 

 年輕人嘛,以前沒看過外邊的世界,只知道身處之地的小水潭。 

 現在眼界有了,整天還聽那些來拿貨的人說的各種見聞,於是他們也想出去跑一跑。 

 不管是在市場幹,還是願意自己出去跑,短期內,至少在他們沒打算去外地自己聯繫貨源之前,都還是給燕長青倆人掙錢,倆人自然沒有攔著的道理。 

 就是需要繼續招人。 

 特別是有點管理能力的,以及會計——來往的賬越來越多,需要做事的也越來越多,不管是工資統計分成等等,都需要會計,這是重中之重。 

 現在陳有亮牢騷的就是他想要找的會計。 

 …… 

 眾所周知,陳有亮是有過鐵窗經歷的,原本的名聲不太好。 

 這個名聲有好處的,至少當初賣涼皮不怕人白吃,現在燕長青姑姑去了棉花廠上班,不怕被人明裡暗裡的欺負。 

 但是現在壞處來了,他原本找的來幫他幹活的,都算是一些熟悉的膽子大敢來跟他乾的——所以看到生意能做,這幾個膽大的就準備自己也去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