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攝政大明

公元一六四四年,崇禎十七年五月一日,大明太子朱慈烺在周鑑等人的擁護下,在南京登基,成為大明新皇帝。

朱慈烺穿上黃袍坐在大殿的龍椅之上。

周鑑帶領文武百官進行三拜九叩大禮。

行完禮拜後,眾位臣工回到自己的班列。

周鑑則站在首位,最接近皇帝的地方。

剩下來最重要的事宜就是確定“年號”。

新皇帝的年號是很有深意,如果年號取得不好,會影響大明國運。

六部朝臣為這個年號的事,開始了激烈的議論。

率先出班奏道的是馬士英。

馬士英說道:“啟奏陛下,我大明今有新皇登基,弘揚祖宗基業,光復大明江山,不如年號就叫弘光,如何?”

“這個年號響亮!”

“好啊!”……

隨後,馬士英身後的一眾馬屁精們紛紛叫好!

周鑑聽聞,一臉嫌棄,差一點吐了出來。

周鑑伸出右手,掰了掰手指頭,掐指算了一下:

歷史上的南明弘光政權,短命王朝,只活了334天!

朱慈烺沒有決議,轉頭看了一眼周鑑,周鑑輕微的搖頭,示意這個年號不吉利!

隨後,朱慈烺說道:“還有別的嗎?”

馬士英見陛下不滿意這個年號,摸著小鬍鬚,小眼珠子快算轉動。

錢謙益見馬士英說的年號被陛下否決,於是出班揍道:“陛下,我們大明之所以年年戰敗,皆是因為武備廢弛,為了振興武備,興兵引戰,不如年號就叫隆武,如何?”

“這個好!”

“錢大人果然才學,說到點子上了。”

底下朝臣又是一片叫好!

周鑑聽聞,臉色撇清。

歷史上南明隆武政權活了不到一年兩個月。

朱慈烺再次看向周鑑,周鑑輕微的搖搖頭,動作姿勢很小,沒有引起其他朝臣的注意。

朱慈烺年幼,雖已虛歲十六,但是對於國家大事,他還是願意聽從舅舅周鑑的意見。

畢竟,他的舅舅每一次主張,每一次辦事都做的相當出色。

再加上,朱慈烺自己這條命也是周鑑救的,名義上自己是皇帝,但是在大是大非上還是聽從周鑑的。

朱慈烺搖搖頭說道:“總不能年年打仗吧?”

錢謙益聽聞,低下頭顱,回到自己的班列。

眾官員互相你看我,我看你。

馬士英見無人出班,滋溜一下又竄了出來,出班說道:“陛下,陛下少年得志,將來必能大展宏圖,興盛我大明,年號就叫興盛,如何?”

“好!”

“好!”

“好!”

馬士英身後一眾的官員又開始馬屁開拍!

“好你們個頭啊!”

就在眾人慶賀之時,周鑑的一聲響亮的喝罵聲,讓整個大殿安靜了下來。

周鑑出班環顧四周,說道:“你們當朝堂是什麼地方?你們把朝堂當成做買賣的地方,做生意興盛嗎?”

“瞧瞧你們這幫人,都讓銀子腐化成什麼樣子了?”

也難怪,大明東林黨興盛於江南,這裡正是他們資本發育最發達的地方。

這裡的每個官員早就被資本腐化了。

他們背後的靠山全是東林黨人。

“大明永紹!”

“大明永紹!”

……

大殿外,傳來一陣陣響亮的聲音,這是軍士們在高呼吶喊!

朝堂上,眾人紛紛抬頭向大殿外張望。

周鑑說道:“這是軍士們在呼喚,在吶喊!”

朱慈烺會意說道:“朕決議,年號就叫‘永紹’,寓意大明永遠存續,天下永遠屬於漢人。”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後,眾人紛紛跪拜新皇!

次年,將作為大明永紹元年!

五日後,周鑑因為救駕有功,被朱慈烺冊封為“漢王”,兼“攝政王”總理朝政。

作為攝政王,必然有自己的府衙,辦公之地。

所有朝臣除了定期給皇帝跪拜之外,每日都在攝政王府衙辦公,同時給攝政王行跪拜大禮!

周鑑在自己的攝政王府,捧著皇帝的玉璽錦盒,仔仔細細觀察了一下。

當然了,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的玉璽,並不是只有一塊,不同的玉璽蓋不同的奏章。

這個玉璽錦盒內有大大小小,二十四個玉璽。這個跟崇禎用的不一樣。

崇禎用的那些已經丟失,這是周鑑與朱慈烺一同商議後打造的玉璽。

攝政王府外,鞭炮齊鳴,道路兩旁皆是百姓。

他們手捧鮮花,向天空拋灑,慶祝攝政王當政第一天。

大大小小的官員也是第一天到攝政王府當職。

當然,第一天來當職也不是兩手空空。

畢竟這是大喜的日子,第一天上班兩手空空會讓同行看不起的,多少也要送點禮物給攝政王。

周鑑也表示理解,這也不能叫受賄,都是人情世故啊!

收了多少銀子,綢緞……都是記在明賬上的,將來一律充當政務,軍務開銷。

隨後是周鑑出面,會見那些朝臣。

周鑑坐在攝政王府衙大堂桌案後,頭戴黑色烏紗,身穿黃色蟒袍。

一群朝臣走進攝政王大堂,走到自己的班列上。

隨後太監甩動鞭子一聲,眾朝臣跪拜一次。

攝政王實際上行使的就是皇帝的權力,規格制度自然與皇帝一樣。

走完流程之後,就是官員們各自回到自己的衙門當差。

像高文,高文采,王國興,王業泰,劉文炳統統都調到攝政王府當差,輔佐周鑑處理政務。

周鑑當攝政王,上班正式開工!

周鑑坐在太師椅上,自己看著手中的軍報。

身旁的高文說道:“稟報攝政王,山東,山西一帶,有大批戰敗的明軍流竄到淮安府境內。”

周鑑問道:“他們規模多大?”

“據調查,這幾批流竄的明軍,規模有萬眾,其中一批總兵是黃得功,還有一批總兵是高傑。”

周鑑聞言,眉頭一挑,說道:“黃闖子,高傑?”

高文問道:“打算怎麼對付這些軍匪?”

周鑑說道:“這兩人到是個人才,收編!”

“可要是他們不願意被收編呢?”

周鑑抬頭望向高文,說道:“收編不成,就剿編!”

“剿編!”

“嗨!他們如果強行不願跟著我們,那就打服他們。”

一般來搶地盤的流匪,軍匪,周鑑都會毫不客氣的消滅。

但是黃得功可不是一般的明末將領,他是南明有名的抗清名將。

身懷民族大義,難得的將才!

歷史上,高傑就更不用說了,著名的抗清名將,後來被多鐸派奸細下毒毒殺,只是太可惜了!

這兩個人才周鑑正打算收編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