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笑笑生 作品

第86章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是不是問題

淮安衛,軍器局。

 一進大門就聽到叮叮噹噹的擊錘聲。

 火花四濺,這邊正在打造兵器。

 周鑑抽出一把剛打造好的長刀,上下翻動看了一圈。

 此刀刀身以精鐵打造,做工還行。

 只是這把刀沒有包鋼,在戰場上與人對砍,難免會留下缺口。

 依老鐵匠所言,一斤鐵要二錢銀子,淮安衛每年要打造幾千件軍器,財力有限。

 周鑑沒有為難這名鐵匠。

 他們屬於匠戶,和軍戶類似,地位低下,世代都得從事這一行。

 匠戶和軍戶想要成為民戶,難如登天。

 除非皇帝下旨批准。

 或者參加科舉,博個功名,方能改變命運。

 陝西三邊總督孫傳庭,祖上就是軍戶,在朱元璋時代是一個百戶。

 到了孫傳庭的六世祖那代,孫家開始習文,準備改變命運。

 他們家也是個讀書的料,孫傳庭的五世祖中了舉人,自那開始,往後代代都中舉人。

 到了孫傳庭,考中進士,成了封疆大吏。

 除了孫傳庭,萬曆首輔張居正亦是軍戶出身。

 縱觀整個大明朝近三百年,軍戶改變命運的大有人在,可匠戶中卻幾乎沒有。

 因此匠戶的身份,十分低下,不比娼妓強多少。

 總督大人親臨軍器局,有衛指揮使等一大群官員陪同。

 匠戶們害怕極了,一個個臉色蒼白,不敢抬頭。

 軍器局偷工減料的事太常見了,這也是導致火銃炸膛的主要原因。

 但不一定是匠戶的原因。

 更多的是衛所軍官剋扣材料錢。

 周鑑命人召來所有匠戶,開始訓話。

 “李匠頭,本督問你個話,能造出不炸膛的火銃嗎?”

 李匠頭雙膝一軟,驚的滿頭大汗,跪在那啪啪一頓磕頭:“大人饒命!大人饒命!”

 他驚慌失措,旁邊的衛所官員們更慌,唯恐老匠頭說了不該說的話。

 周鑑擺了擺手,蹙眉道:“本督問你能不能造出不炸膛的火銃,你回答就是!”

 他知道,這李老頭打造火銃的技術,是整個淮安衛最好的。

 當地不少商人給家丁佩火器看家護院,便私下來找李老頭打造火銃,至今沒有意外發生。

 “能!”

 李匠頭道:“只要用料足,小老兒造的火銃絕對不會炸膛!”

 周鑑點點頭:“鐵料你們放心,管夠!本督只要求你們造出的火銃不炸膛!”

 他面色忽然嚴肅:“你等在火銃上刻名,若是有一支火銃炸膛傷了老子的兵,本督定斬不饒!”

 朱元璋開創了豆腐渣工程責任制,在城磚上刻下匠戶名字。

 兵器上亦是如此,需刻上打造者的名字。

 但因牽扯到太多人利益,故而執行起來十分鬆散,大多衛所幹脆不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