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天上掉餡餅

巡撫,大多是文官擔任。

 但漕運總督一職,自大明開國以來,勳貴擔任的次數極多。

 第一任漕運總兵官是平江伯陳瑄,他負責整個漕運的全部職責,包括海運、河運和陸運。

 平江伯陳瑄去世後,此後接任漕運總兵官者,多為開國功臣的後裔,乃是世襲侯爵或者伯爵。

 那時候多是勳貴武臣擔任。

 自宣德年間起,漕運事務逐漸繁忙。需要沿途各省做大量協調工作。

 因武臣不能干預政務,所以朝廷經常臨時派遣都察院御史等文官參與,與武臣一同治理漕運。

 文臣負責各省糧道。

 武臣負責押運進京。

 文督催,武督運,俗稱“文武二院”。

 此後武臣地位越發降低,漕運總督多由文官擔任。

 當然勳臣對漕運的影響力依舊很大。

 若無周鑑,按照歷史發展,繼史可法之後擔任漕運總督的,將是撫寧侯朱國弼。

 原本成國公朱純臣打算推舉撫寧侯朱國弼,在漕運上分一杯羹。

 想到自己的處境,只得將周鑑推上去。

 朱純臣是靖難名將朱能的子孫,因祖上的關係,崇禎皇帝對其信任有加。

 他的意見,崇禎認真思考良久,最終決定採納。

 眼下朝廷威望搖搖欲墜,對江南的統治力越發薄弱。

 皇權遭遇危機。

 崇禎覺得,有必要派信得過的人坐鎮江南,監督各方,以防生變。

 而小舅子周鑑,正是他心目中的人選!

 近日周鑑在京師這麼一鬧騰,惹起眾怒,正好讓他出去避避風頭......

 漕運總督一職,恰好適合。

 漕運如同黃金水道,關係重大。

 天下貪官太多,別人去崇禎不放心。

 “什麼?讓我去當漕運總督?”

 鎮安侯府,周鑑的腦子有點懵。

 他實在不敢相信。

 這種好事居然輪到自己頭上?

 “你確定是成國公舉薦本侯的?”

 “侯爺,千真萬確!”

 謀士高文哈哈大笑道:“不僅別人看不懂,連屬下都懵了!”

 周鑑與他說過自己的部分計劃,高文也在努力想辦法調離京師,去京營找茬便是他想出的辦法。

 崇禎十五年七月初九。

 崇禎皇帝正式下達旨意:任命鎮安侯周鑑為戶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接替史可法總管漕運,鎮守淮安,巡撫鳳陽、淮安、揚州、廬州等地。

 當天,周鑑入宮謝恩陛辭。

 宮後苑,位於坤寧宮北面,清朝時稱“御花園”。

 穿過一道道綠蔭花叢,來到一處寬闊的亭臺。

 下面池中,還著朵朵蓮花,綻放出潔白的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