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鴻雪 作品

第73章 搞破鞋

距南大洋二十里外的盧家臺,十字路口,池塘邊,大柳樹下,一片空地上,廢棄的大碾盤,訴說著歲月的滄桑。一口土井,井口砌著青石。黑黢黢的轆轆,繞滿赭色的麻繩。十幾個男女老少簇擁成團兒,把鐵匠和徒弟們圍在中央。

 鐵匠四十多歲,中等個兒,身材瘦削,面色薑黃,扎著皮圍裙,腳踝上一根細鐵絲拴塊膠皮,蓋住鞋面。胸前一塊鐵碵。背後一個化鐵的爐子。旁邊立著條案。鐵匠左手的鉗子夾著一塊燒紅的熟鐵,右手的小鐵錘上下起落。小鐵錘領,大鐵錘跟,一聲清脆,一聲重濁,如同一把小號與一把大號的合奏。

 掄大錘的青年,身材高挑,虎背兒狼腰,脊背赤裸,扎著和鐵匠同款的皮圍裙。每掄動一下鐵錘,肩背上的肌肉就如同滾動的麥浪,凝固的山嶽,展現著青春的力量與人體的健美。

 一塊燒紅的熟鐵,在鐵碵上剁成合適大小,敲敲打打,翻來覆去,就像婦人在案板上揣面,揣到鐵分子細密均勻,再從中剁開,夾進燒紅的鋼條,再打成長方形、三角形、梯形、桃形,鍛造出鏟、鋤、鎬、鐮、刀……錘頭下去,鐵砧上火花迸濺,打在圍裙上,也有打在肌膚上,驚得圍觀者心驚肉跳,直啜牙花子,好像四濺的火花迸射在自己的身上,燙著自己的皮肉。

 化鐵爐前和條案旁,各有一個同樣打扮的青年。一個拉風箱,看爐火。一個攬工收錢,銼鐵活兒。這師徒四個,非是旁人,正是馮鐵匠、邵勇、文明和連雙。他們連日來,走村串屯,風餐露宿,叮叮噹噹,敲敲打打,不辭辛苦,煉化幾百斤鐵,燒掉上千斤炭,打了不計其數的傢什。

 半個多月,他們始終圍著南大洋轉悠,輕易不進城鎮。這是邵勇的主意。相對城鎮,廣闊的農村,才是鐵匠師徒的用武之地。

 到盧家臺時,他們陷住了。馮鐵匠的招牌,已經和王麻子、張小泉一樣出名。王麻子、張小泉是鞍陽城裡的老字號,鞍陽人祖祖輩輩,以擁有一把王麻子菜刀,張小泉剪刀為榮耀。如今馮鐵匠橫空出世,在這窮鄉僻壤,也算是雞窩裡出鳳凰。

 馮鐵匠小錘打在碵上,邵勇放下大錘,拿起鐵鉗,從身旁的笸籮裡,夾起一枚木柄,在鐵碵上放穩。馮鐵匠鉗住通紅的菜刀,尖銳如錐的刀柄,又穩又準地扎進木柄當心。木柄中間頓時騰起一縷煙火,木頭焦煳的味道飄散在空氣裡。一群圍觀的孩子使勁提鼻子聞著。第一次覺得木頭可以和花一樣香。

 鐵錐穿透木柄。馮鐵匠迅速提起通紅的菜刀,一側身插進腳邊的涼水桶裡。“哧啦!”水桶裡瞬間騰起一團蒸汽。蒸汽像一匹白馬駒跑遠了。馮鐵匠就像一個俊逸的草原騎手,一提絲韁,夾了淬過火的菜刀,扔在連雙面前的條案上。

 馮鐵匠丟下鉗子和錘頭,回手到腰後,解下皮圍裙,坐到大柳樹下的石凳上。文明顛著過去,遞上煙鍋、菸袋和一碗水。馮鐵做出這個動作,是在宣告,今天上午的活,到此為止,可以吃飯休息了。可徒弟們清楚,今天馮鐵匠收工較往日提前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