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白馬蜂蜜的峰師兄 作品

辯論(第2頁)

 接下來眾人便認真討論起了舉行辯論的可行性以及主持辯論的人選。

 到最後決定由房玄齡和魏徵二人共同主持辯論,時間和地點就定在兩日後的曲江池芙蓉園。

 這是大唐建國以來第一次如此廣泛地針對一項國策進行辯論。

 於是辯論的消息發出以後馬上就在長安城引起了轟動。

 那些在背後製造輿論的人在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馬上就緊張了起來,他們趕緊四處尋找支持者企圖合力贏得這場辯論的勝利。

 房玄齡和魏徵兩人也沒閒著,他們早早地就將宗教過度發展的弊端公佈了出去。

 不但如此,兩人還廣發徵集令,讓所有支持朝廷決策的人都可以站到自己一邊。

 到了辯論這天,芙蓉園的周圍站滿了前來看熱鬧的百姓。

 這些人涇渭分明地分成了兩波,人數較少的一波站在了朝廷的一方,其中大部分都是文人。

 人數較多的一方全都支持發展宗教,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普通的百姓。

 房玄齡和魏徵兩人自然是站在了朝廷一邊的最前面。

 而他們的對面則是以清河崔氏,滎陽鄭氏的兩位家主領銜的一眾氏族和長安城內的富商。

 令人奇怪的是這些人裡竟然沒有一個出家人的身影。

 辯論開始以後崔氏家主崔炎首先發起了攻勢。

 他對房玄齡問道:“自去歲開始朝廷對宗教多有打壓,致使宗教發展緩慢,更因此造成天象異變百姓受災,此事何解?”

 房玄齡捋著頜下的鬍鬚說道:“自前朝開始天下的寺廟就日漸增多,然天下災禍從未斷絕,先生何以認為如今的災禍與寺廟有關呢?”

 崔炎被房玄齡懟得一愣。

 他沒想到房玄齡居然不去為災禍辯解而是強調災禍與寺廟無關。

 鄭氏家主鄭德連忙接口道:“自朝廷打壓宗教以來天下就災情不斷,這難道不足為證嗎?”

 房玄齡道:“前朝寺廟興盛不輸大唐,還不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

 魏徵接口道:“以本官看來反倒是由於寺廟過多百姓只知一心向佛而不事生產才出現了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