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歌 作品

第 96 章 秦始皇和詩仙的絕世,皆無雙

    李世民極為同情還在低聲耳語的一群人,這是被人賣了都還在給人數錢啊。
 

    葉寒霜可真是奸詐。
 

    葉寒霜彷彿沒感受到二鳳陛下的詭異眼神,笑眯眯的繼續說“既然這裡說到了秦始皇陛下,就再提一首李白祖宗為其所做的詩,懷古。”
 

    “今日憶秦皇,虎視傲東方。一朝滅六國,功業蓋穹蒼。立志平天下,西北驅虎狼。役民數十萬,長城起邊疆。欲尋不死藥,皇朝二世亡。不見始皇帝,天地一蒼茫。”
 

    “這裡面的內容大多和上一首秦王掃六合有重合,但有一點卻是新的,長城起邊疆。長城,在萬年前,長城有個新名字,叫萬里長城,它起源於秦始皇。”
 

    “長城不是單指的一道城牆,而是兼具了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存在,是古時候重要的軍事防禦基地。1”
 

    “而這個追溯則需要到曾經我們提過的一個典故,烽火戲諸侯,那便是來自此,也就是說西周的時候,就開始修築了,只是非常短,一直到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為了各自的境況,長城修築就多了起來,但也同樣不長。”
 

    “等到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長城的修築再次開啟,也就是李白詩中所寫的,役民數十萬,長城起邊疆,那個時候,長城修築的非常壯闊,有萬里長城之稱。1”
 

    “他是第一個認為長城必須修築,還開鑿靈渠修建道路的帝皇,當時修築長城,很多徭役苦不堪言,罵聲一片。可當時匈奴都是遊牧民族,騎兵範圍很大,邊境又沒有阻攔,就需要很多將士駐守,對於當地百姓和國家來說,都是一種負擔和危險。”
 

    “所以他修築長城,保證邊疆百姓的安危,也是減輕國家的困局,長城的修築對於那時來說是十分有利的,長遠來看,也是利大於弊,所以後世都說,秦始皇擁有無人可匹敵的前瞻性。”
 

    葉寒霜很是感慨,他不否認他父皇修築長城的時候,確實算得上勞民傷財,百姓苦不堪言。
 

    卻也不能忽視了邊境得到的安穩,邊境安穩了,才能保證國內更加的穩固,也能更大可能的減少破城的戰亂。
 

    這完全是可以功過相抵,甚至功大於過。
 

    何況世間事,本就沒有十全十美,做一件事,看的也不只是眼前,就像是這長城,他惠及了後世無數。
 

    所以他父皇,後世喜歡的人極其喜歡,討厭的也極端討厭,因為大家站的角度不同。
 

    站在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角度,他們怎麼可能不恨秦始皇
 

    站在邊境那些安危得到保障的百姓角度,他們又豈會不感恩喜歡這個保護了他們的陛下
 

    喜歡對,討厭也無錯,只要不是惡意的,他覺得並沒有什麼。
 

    都不影響他父皇就是那麼優秀,獨一無二。
 

    靜靜聽著的眾人,眼睛再一次睜大,看著屏幕上顯現出來的修築在一座座高山上蜿蜿蜒蜒宛如一條銀龍的長城,下面磚石堆砌,上面是路,還有遮擋
 

    ,中間也有防空洞之類的存在,還有各種斥候小口。
 

    這是何等的智慧
 

    一段段長城鏈接著一座座山,就好像是樞紐,把所有相隔幾萬裡的遠方給鏈接在了一起。
 

    哪怕是不懂軍事的,看到這樣銜接的長城都能明白一個事情,傳遞消息,方便了好多好多。
 

    古時道路不通,也只有馬匹這個交通工具,其他城市有什麼事,都需要許久的時間才能互通消息。
 

    若是有敵人來襲,沒法在第一時間傳遞,派送援軍,後果可想而知。
 

    而有了這個長城,不僅是起到了通訊縮短,還能防禦。
 

    多麼精妙的設計。
 

    “始皇陛下真的好聰慧啊。”
 

    “這長城看著就好壯觀,太強了。”
 

    “我突然能明白了秦始皇為什麼無人能超越了,他總是走在最前方。”
 

    沒錯,他總是走在別人前面。
 

    任羽也道“我能理解為什麼說勞民傷財,役民們苦不堪言了,在這樣人跡罕至的地方作業,確實艱辛悲苦,想來修築這長城,填進去了無數的血和淚,還有許許多多的生命。”
 

    “這樣浩瀚的工程,是必然了。”孟亦彬頷首,光是看著就非同凡響,何況是實施的時候。
 

    “但一樣利國利民的政策或者是東西出來的時候,總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役民們是苦難,他們恨他,厭惡他,受惠的人,則喜歡他,為之欣喜。”
 

    妄言悱接過話“這件事本身就是兩面性,無可厚非,功在千秋。”
 

    他其實還想說一句利在當代,只是就像是葉寒霜和孟學長所言,那些役民不會覺得是利,包括很多很多人,恐怕都會因此十分憎恨懼怕秦始皇。
 

    修築長城是一件很艱苦且持久的事情,肯定會需要源源不斷的補充人手。
 

    人手哪裡來,肯定是各地徵召。
 

    誰都害怕被選上,要是誰被選上了,估計都能感覺天塌了。
 

    所以後來各種民亂,也不難理解。
 

    畢竟不看其他,光是這,就足以讓很多人心慌。
 

    鳳皇他們也聽到了,暗暗點頭,是這個理。
 

    秦始皇此舉,不同的人來看,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他們終究都只是旁觀者。
 

    他們覺得值得,可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又該如何
 

    他們難道不冤枉不悲慘嗎
 

    可說不值得,那後世惠及了那麼多人,又該怎麼說
 

    這個答案他們不是給不出,相反,要是問,他們能直接答這都是無上功績啊。
 

    不過是,多方感慨罷了。
 

    李世民他們也沒有說什麼,不論是大漢還是唐朝,他們都沒有著重去修建這個東西。
 

    看不到其的好處
 

    倒也不是,覺得夠用也沒有太大必要吧。
 

    但他們得承認,長城確實有很大作用。
 

    葉寒霜繼續說“在始皇陛下之後,便是明朝時期,大肆修建過長城
 

    ,這萬里長城,可以說聚集了無數代人的心血,也見證了朝代更迭和戰火紛飛。在萬年前的十九世紀華夏就公佈其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後又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1”
 

    能夠進入世界文化遺產行列的,足可見世界對其的矚目。
 

    古人的智慧,真的卓絕。
 

    那樣的高山,他們建造出了那樣不凡的長城,沒有現代化的任何設備,全靠人力手工,光是想,都覺得那是一件難以完成的事情。
 

    可是做成了。
 

    那些修築長城的人,多麼偉大。
 

    到他來這之前,他都還聽到消息說,長城還有傳承,就是曾經修築長城的人的後代,一代代的都在進行修築工作。
 

    每年他們都會定期檢修維護,要是需要修補,依舊是人力揹著磚石上去。
 

    長城很多路段人力通行依舊困難,更別說是用車運輸和其他工具了。
 

    真的很偉大。
 

    在他們看不到的地方,有很多人,默默的做著乏味又辛苦的工作,不停止的奉獻。
 

    令人敬佩。
 

    “我始皇陛下也太厲害了吧。”
 

    “又一個世界文化遺產啊,這個名字,光是聽著都好讓人自豪。”
 

    “沒錯,他能成為千古一帝,真的是有原因的。”
 

    葉寒霜贊同的點頭“就像是另外一個惠澤後世的大工程,開鑿靈渠,這一點,大家可能感受沒有那麼深,但我想,大家一定能夠明白。”
 

    葉寒霜按了下屏幕,萬里長城的畫面變成了兩條寬闊的河流,中間卻隔著很遠的距離。
 

    “當年,秦始皇為了把嶺南地區,也就是一個較為遠的地區納入版圖,且為了改善百姓的生活,下令修建靈渠,讓把長江和珠江兩大江河流域鏈接在一起。2”
 

    “嶺南那邊一直種植艱難,缺水,因為這條靈渠的開通,使得那邊的困局得解,大大的提高了百姓的糧食產量,也促進了中原地區和當地的經濟文化交流,更是為後世創造了進一步開發這個地區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