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新兵魏叔陽

總算回到家的魏叔陽,在和驚魂未定的父母度相聚後,在經歷了魏叔陽命懸一線之後,魏母極力反對兒子繼續參軍。

 就連作為體制內做領導的魏父,這次也保持沉默,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魏叔陽年輕,熱血,極富理想和獻身精神。

 這種人是最好的士兵,可和平年代還好,像魏叔陽這樣的士兵無非是訓練拼命一點,表現積極一點,最多不過是訓練受傷而已,這種代價魏家能承受得起。

 可是一旦爆發真正的戰鬥,魏叔陽這樣的士兵一旦參戰,大概率就會受傷或者犧牲,因為真正的戰場上,最容易死的不是膽小鬼,反而是最勇敢,最堅定的戰士。

 他們往往戰鬥在最前沿,第一個衝鋒,最後一個撤退,哪裡最危險就戰鬥在哪裡,戰死的概率比普通士兵大得多。

 一個活著下了戰場的功勳老兵接受採訪時,主持人稱呼他為最勇敢的士兵,這位老兵立馬淚眼婆娑的反駁道:

 “我算什麼最勇敢的,比我勇敢的都犧牲完了,只是我活到了最後,這才得到軍功章而已!那些真正的勇士都最先戰死了。”

 這也是為什麼說一支部隊傷亡達到三成就會被判定為喪失了戰鬥力,必須撤退休整補充的原因。

 因為一支部隊中敢死敢戰的士兵往往只是少數,往往連三成都不到,一旦這樣的士兵遭到了大量傷亡基本就喪失了戰鬥力。

 特別是這次魏叔陽在劫持中的表現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但是作為父母呢?誰願意自己的兒子因為這些虛名沒了性命?

 養兒從軍一紙歸,中年喪子,這種事不是口頭說說而已,是真的痛徹心扉。

 不然當代新創的一個成語:陳母問勇,也不會這樣顯得偉大。

 魏父甚至不敢想象,一家人保持了異樣的沉默,魏母直接請了年假,每天換著法的做好吃的給魏叔陽,也不斷勸說魏叔陽。

 但是每當談到這個話題,魏叔陽要麼沉默,要麼轉移話題,無聲的顯露著自己的決心。

 時間還是到了新兵入伍的時間,魏叔陽還是成功入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