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豬霞1983 作品

第162章 行軍打仗,無外乎三要素:天時地利人和。

劉備搞刺殺,玩得是陰招。

 謀殺,在任何時代,任何時候,都是被人所不齒的。

 徐然並沒有憤怒。

 這至少說明了兩件事:。

 第一,劉備是真的怕徐然,就算不惜搞暗殺,也要除之後快。

 要知道,劉備一向標榜仁義道德。

 暗殺當朝司空這種事, 一旦洩露出去,劉備的所謂的立身之本,就算毀了。

 第二,諸葛亮的加入,使劉備的謀略和膽子都上了一個臺階。

 放在以往,面對徐然,劉備避之唯恐不及,哪敢主動捋虎鬚?

 劉備在遇到諸葛亮前,和遇到之後,是有巨大雲泥之別的。

 有了諸葛亮的加持,劉備這位梟雄,才算真正起步。

 也正因如此,更需在起步之時,就將之扼殺!

 徐然有著穿越者的先知優勢,開著上帝視角,還讓劉備屢屢逃脫。

 這本身也說明,劉備是個打不死的小強。

 新野,演武場。

 劉備與諸葛亮正在校閱軍隊。

 新野已經收到了,劉表病逝的消息。

 劉備也已與劉琦取得了聯繫,兩人約好:借奔喪和弔唁之名,入荊州城繼任刺史之位。

 劉表病故,荊州城大權落入蔡氏手中。

 但劉備認為,蔡氏兄妹不足為懼。

 有諸葛亮從旁輔助,奪權並非難事。

 校場上,關羽正在督促將士們訓練。

 從關羽的表情和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對這支隊伍頗為滿意。

 如今新野也有五千兵馬890了。

 數量雖不多,但質量卻提高了一大截。

 其中騎兵就有五百。

 以往劉備統御的多是雜牌軍,數量雖多,卻多是烏合之眾。

 這樣的軍隊,捏軟柿子還可以, 一旦遇到強勁對手,便是兵敗如山倒之勢。

 往往幾個逃兵,就能帶崩一整支隊伍。

 精兵強將,寧缺毋濫,是諸葛亮給出的治軍之策。

 而效果也是極為顯著的,自劉備屯兵新野以來,不斷擴充兵馬,通過各種途徑。

 以往徵兵,劉備是來者不拒。

 事實上,這也是很多地方割據勢力通常的做法。

 畢竟哪有那麼多人願意來當兵。

 這有個很大的弊端,吃軍餉的人多,能打仗的卻很少。

 諸葛亮治軍後,大量裁撤老弱病殘,又通過剿匪,補充了很多青壯兵員。

 諸葛亮的謀略,加上關、張二將的執行,新野周遭百里之內, 一個山匪都不剩。

 新野本是匪患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但諸葛亮來後,僅有了兩個月,新野城竟一躍成為荊州地界,治安最好的地方。

 那些沒被清剿的山匪,連夜換了山頭。

 山匪們流竄,可就苦了其他郡縣。

 周邊幾個郡的太守,都在跳腳大罵,怒斥劉備狗拿耗子。

 兵強馬壯,劉備心情極佳。

 他與諸葛亮並肩而行,談笑風生。

 “人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果然名不虛傳!”

 “短短數月,新野軍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若在下邳之時,備有此兵馬,何至於潰敗到獨自一人逃亡。”

 劉備說的是當初被徐然一鍋端了,隻身逃亡袁營一事。

 諸葛亮輕搖羽扇,不置可否。

 下邳之戰,他也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