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河小花生 作品

第126章 農桑與詞

潘小安知道張二叔這是想去樊樓看一看。

 但潘小安此刻還不能去。哪有主官還沒有見,就去上花樓的道理?

 李管事一路氣呼呼的帶著轎子返回樊樓。

 樊樓在御街北,是一座三層的高樓。

 且這樓並不是單獨一座。而是由五座各具特色的高樓群組成。

 每座樓宇之間,或以天橋相連,或以廊坊相通。

 又有酒廠相鄰,花園相依。

 白日裡設宴,貴客滿門;黑夜中花開,豪客常懷。

 說不盡的繁花似錦,道不完的美味珍饈。

 鶯鶯燕燕似蝴蝶飛舞,琵琶瑤琴恍如桃花源裡。

 “哎呦,姑娘回來了。”

 一個三十左右的婦人,趕忙迎上前。這婦人長的頗有姿色,媚眼含情,極具魅惑。

 “徐娘”

 “姑娘這是去看過柳七爺了,心情好些沒有?”

 姑娘也不搭話,只是點點頭,便邁步上樓。

 “周顧曲在等你。你可要小心伺候。

 他若是能在幫你寫一首詞,來日你必能更放光彩!”

 這姑娘搖搖頭,輕輕嘆口氣,“便是如月宮仙子又如何?

 還不是靠顏色動人,也比不得做個農婦乾淨快活。”

 張月如此時就是一個農婦。

 她帶著毛河大院的婦人們,剛剛把地瓜種在地裡。

 天氣回暖,正是育苗的大好時機。

 待種完地瓜之後,她們又開始手撥花生。清明之後,春花生就要開始播種了。

 張月如知道,這些種子對於她的官人很重要。

 所以,每一件事她都親自參與,親力親為。

 她記得潘小安的話,“這些花生,地瓜並不起眼。

 但如果有了它們,百姓的食材就會變得豐富多樣。

 高產的農作物,可以讓更多土地貧瘠地區的百姓,吃上一口熱飯,飽飯。

 “我家官人,竟然也會胸懷天下?”張月如當時這樣調侃他。

 她記得潘小安是這樣回答的:“我哪有那樣的雄心壯志?

 我只是一個小農民,我知道餓肚子的滋味不好受。

 以己及人,每個吃不飽的人,都不會有幸福快樂的感覺。”

 當時的話題,有些沉重。潘小安在沉默了一會,便轉身擁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