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河小花生 作品

第76章 先利其器

“能,他們已經把虧空補上,這樣在咱們任上,賬目是相符的。”潘小安回答。

 “好,好哇。”許知縣剛被嘉獎,可不想仕途有汙點。

 “這銀庫和糧庫的庫管,還要請知縣大人定奪。”

 “嗯,你不是選了劉海和王達嗎?就這二人吧。”

 劉海是鳳凰郡劉黑墩人,是劉舉人的庶出兒子。

 王達是鳳凰郡王黑墩人,是臨城王氏的分支。

 劉海重新清點了銀錠,只有一托盤是真銀子。他把假銀子熔化,做成銅塊,賣給銅器店,得銀七百兩。

 劉海又整理了那六箱銅錢。六箱變兩箱,還有二百兩。

 加上趙銀元還回來的一萬兩,總共還有一萬一千兩銀子。

 許縣令要一千兩銀子給官家做壽,潘小安便命劉海出了庫。

 王達也是副手升職。這是個實實在在的老實人。

 王達年齡確實有點大,彎腰駝背,鬍子發白。

 但他腦袋清楚的很,鼻子靈敏的很,手上穩重的很。

 哪些是新糧,哪些是舊糧,哪些是摻了沙石的,他都給一一分辨了出來。

 經過五天的整理,只有好糧兩千石,陳糧三千石。其餘皆是沙石糧和空倉。

 好在趙銀寶用銀子把虧空給補上。潘小安讓王達拿著這些銀錢去周邊賣糧,把糧倉填滿。

 弄完了銀庫,糧庫。潘小安則帶著許勝,王利去周圍的村子,查看河道和水利。

 秋天農閒,他要組織鄉民,開渠引水,開墾荒地。

 以前勞役,村民自帶乾糧,白白出工。所以,他們都消極怠工,不想出力。

 但這次潘小安貼出告示:

 凡是在本村出勞役者,溝渠修建,荒地開墾之後,按照出工人數,每家分得相應田畝,作為報酬。

 而開墾出的荒地,縣衙只要三成。

 縣衙每天的運轉,衙役,雜役的工錢,房屋的修繕,每處都需要銀子。

 若只是靠從村民那裡收賦稅,實在難以支撐。

 告示貼下去之後,潘小安又召集各村裡正開會,把注意的事項給他們講解清楚。

 這些里正,聽到不是讓村民白白出工,他們也樂得回村組織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