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翁 作品

第331章 惱心的方明

今天下午,眾人齊心協力地搶救小豬仔,忙碌了許久。等到劉運福開始授課時,已經是 3點多鐘了。

 這個新建成的養豬場原本並未預料到會有老師前來授課,自然也就沒有準備專門的桌椅。

 通常而言,村子裡若是有類似團支部活動或者早年開辦的識字夜校等教育需求,都會選擇在夜晚使用小學教室來開展教學工作。

 然而,考慮到此次養豬場的培訓屬於強化教育性質,且劉運福上完課後還要匆忙趕回農學院,所以課程被安排在了上午和下午兩個時間段,並不得不在養豬場新建的平房內進行。

 劉運福所用的講課桌也是臨時向學校借來的,而大家則各自攜帶自家的小板凳前來聽講。

 這會劉運福講課時,方明也進入房間聆聽了片刻。他一邊聽課,一邊仔細觀察著豬場工作人員的一舉一動。

 方才聽到劉運福講述搶救小豬的經過以及二嫂彙報的檢查豬舍的狀況後,方明心中不禁充滿疑惑。

 自從那一隻只可愛的小豬仔從農學院的基地被運回來以後,方明幾乎把所有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這個地方。關於如何餵養小豬,所需哪種飼料等問題,沒有誰比方明更瞭解的了。

 然而目前情況有些特殊。生物發酵飼料才剛剛倒進發酵池中,尚未達到可供使用的時間。所以暫時只能用青草、玉米粉以及少量的大豆粉來製作豬飼料。而且這種飼料需要每餐現拌,一天要攪拌三次才能保證新鮮度。

 早上吃完早飯之後,豬場的工作人員便會背上竹簍前往山上或者田間地頭割草,時長大約一小時左右。完成任務之後他們返回豬場繼續接受培訓課程。

 這些收割下來的青草經過粉碎處理,與玉米粉和少量豆粉混合均勻,放入另一個空閒的發酵池中再次攪拌。最後每位飼養員都會提著屬於自己的餵食桶,盛滿飼料去餵養各自負責豬舍中的小豬們。

 理論上來講,既然豬食是統一調配並攪拌好的,那麼多豬舍都沒出現異常狀況。那出問題的那個豬舍所用的飼料就非常值得懷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