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翁 作品

第259章 接梁老的車來了

知青們的住房問題一直是方明心裡的一塊大石頭。這些年輕人從大城市來到農村,不能說為農村建設做出了多大貢獻,但也盡了他們最大的努力。可他們的居住條件卻一直非常艱苦。甚至領了結婚證也沒法住在一起,實在窘迫。

 方明的身份雖是知青,但畢竟是穿越過來的,便一直想為他們做點什麼,這次終於有了機會。

 既然為知青蓋房的事已形成決議,會後,方明便與大舅哥羅曉光商量施工的事。因為自己的新房當時就是大舅哥找人施工的。

 與羅曉光商量了半天,最終決定還是請村裡的泥瓦工來幫忙蓋房。這些泥瓦工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蓋房對他們來說就是小菜一碟。

 其實,為知青們建房也很簡單。紅磚是現成的,自己磚瓦窯燒的,施工人員也是現成的,自己的社員,不需要付費,是記著工分的。就是需要買點木料和水泥罷了。

 但是,為了慎重起見,方明還是去找了一下樑教授。他畢竟是土木工程系的主任,對房屋怎樣佈局,炕的位置,桌櫃的位置,以及廚房灶臺的位置怎樣設置還是有發言權的。

 兩人叫上村中蓋房的能人,一隊隊長劉永奇的叔叔劉長林,人稱“劉百能”。

 向陽寨這些年誰家蓋房,或是在建房上有點什麼想法都是找他來給設計。他雖然不畫什麼圖紙,但房屋什麼尺寸,怎麼砌牆,怎麼上樑他都是胸有成竹。

 幾人來到牛棚,梁教授正興致勃勃地與杜志明在聊天。看到幾個人,梁家驤收住話題,笑嘻嘻道:“幾位有事?”

 方明向梁家驤說明了來意。梁教授聽後非常高興,佩服方明為知青辦事的魄力。也知道知青們的不容易,非常樂意為知青們蓋房出一份力。

 方明把劉長林向梁教授作了介紹,請教了一些房屋設計方面的問題,梁教授都一一耐心作了解答。

 他還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了一些建議,比如房屋的朝向、採光、通風等方面的問題。

 方明看看劉長林,劉長林點點頭:“梁教授說的我都明白了,我會按照這個方案施工的,請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