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翁 作品

第154章 掰玉米

這是方明和高其勇在知青點進行秋收動員後的第二天。

 今天的任務還是掰玉米。

 動員會後的第一天也是掰玉米。但第一天知青們就吃了大虧。

 主要還是經驗不足,沒考慮到這幾天天氣的炎熱。

 這幾天由於太陽太毒,這可能就是人們所說的“秋老虎”吧。加上立秋後的太陽出來得也特別早,各生產隊的社員們為了趕在太陽出來前把玉米掰好,天剛矇矇亮就出發了。

 社員們不少人帶著用過的輸液瓶子裝上水,拿著毛巾草帽,一到田間便按照隊長的安排一人一行地掰起來。時間不長,滿滿的麻袋一袋接一袋地就擺在了地頭,等待著牛車拉回去。

 知青們是吃過早飯才來到地頭。他們來時,社員們已經快乾完活準備回家吃飯了。

 幹了沒多長時間,太陽就很不友好地向著知青們撒野,灼烤的人一身一身地流汗。女知青還不錯,人人都帶了水壺,男知青自以為能抗得住,嫌累贅,都沒帶。

 這下可好了,乾渴地喉嚨都能冒出煙來。好在女知青們心慈好善,幫男知青們解了燃眉之急。

 看到這個狀況,幹了一個多小時,高其勇便吩咐大家打道回府。

 不能再這樣幹下去,再幹一個小時弄不好會有中暑的。看來明天也得早點出發,把今天的損失補回來。

 有了昨天的教訓,今天,知青們人人都背上了一個軍用水壺,帶上了草帽。早上五點就起床,在玉米地一口氣幹了兩三個小時。雖然也累,也受到紫外線的輻射,但畢竟還是比晚來要好得多。

 在農村,人們最怕三個季節。這便是春種,夏收和秋收。

 五月是夏糧收穫的季節,北方的小麥開始隨著端午節的到來逐漸開鐮。俗話說男怕割麥子,女怕生孩子。割麥子是一件非常累人的農活,不僅勞累,而且即便再累還不能停歇。因為“五月的天,小孩子的臉,”那是說變就變,所以收麥子也被稱為虎口奪糧。要在變天之前把麥子完全地收割,這樣才算是顆粒歸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