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先生 作品

第372章 內史五賢子,太史五訥兒

卜師廿異常淡然。

 “大王雖非此前之大王,對萬民而言,卻是真正的大王。”

 姬宮湦笑問:“內史伯朙三十有五,方能娶妻生子,莫非爾之兄長真能測算?”

 卜師廿答:“大王夢遊太虛,是以知曉後世之事。家兄沉迷星辰,不過湊巧言之罷了。”

 “以爾之見,孤王往後該當如何行事?”

 “大王已顛覆天下走勢,隨之而來,便是失去提前知曉後事之能。”

 “此前晉國背刺,正因如此!”

 “大王只需遵從本心即可。”

 姬宮湦點點頭:“爾有經世治國之才,可願追隨孤王左右,一齊建立不世之功業?”

 卜師廿笑道:“臣本就在追隨大王!自大王革新朝堂,便有無數人請臣測算。結果其等皆願順應天意,是以大周朝堂從未生亂。”

 姬宮湦緩緩站起身,朝卜師廿鄭重拱手行禮。

 “卜師默默襄助,孤王竟未察覺。而今方知卜師之功,孤王代二百四十萬新國人,敬謝卜師幕後襄助!”

 卜師廿笑道:“此言謬矣!”

 “謬在何處?”

 “自大王徹底平定河東之地,不僅稷戎族人與晉國舊民競相歸附,太行山野人亦紛紛來投。倘若算上各地新生人口,大周新國人已接近三百萬。”

 姬宮湦頗感驚喜:“大周新國人竟已如此之多?”

 卜師廿補充道:“隴西羌人與周室同源,今歲天下各地均遭遇小旱,舉族歸附大周者,亦不在少數。”

 “依爾估算,明歲天時如何?”

 “今歲入秋與去歲相仿,倘若初雪沒有延誤,明歲應當雨水豐沛,江水與淮水或有大澇,河水兩岸則會大熟。”

 “恰好孤王即將啟程,前往南地郡與淮陽郡,卜師可願一同前往?”

 “大王長期在外開疆拓土,朝堂公卿雖能各司其職,卻並非長久之計。臣乃大周卜師,留在鎬京王城更為穩妥。”

 姬宮湦不禁懷疑:“可有朝堂有不祥之徵兆?”

 卜師廿如實道:“自大王夢遊太虛後,太史伯陽父便外放,現司職漢東郡太守,其長子銑則繼任太史一職。”

 姬宮湦努力回憶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