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先生 作品

第344章 諸侯禮法典,各國朝貢數

傍晚,王師正式合圍曲沃。

 稷戎王站在,面對四周熊熊篝火,早已由惱羞成怒,變為無可奈何。

 稷戎族人仍在逃跑,即便稷戎王強力鎮壓,依舊無法阻擋。

 南郭商號向稷戎租地時,便暗中對其族人灌輸,歸附大周將享受諸多益處。

 而今王師兵臨城下,稷戎王已是窮途末路。

 姬宮湦身處臨時大帳中,望著不斷翻越城牆出逃的稷戎族人,心中不禁感慨。

 本以為大周王師蠻橫一回,便能見到千軍萬馬廝殺震撼場面。

 結果,竟然索然無味。

 且不說小規模戰鬥,便連流血場面,亦難覓蹤跡。

 “孤王之大周,竟恐怖如斯?”

 內史伯朙笑問:“敢問大王,恐怖如斯是何意?”

 姬宮湦道:“便是令人無比震撼,尚未正式交戰,敵軍就望風而降。”

 內史伯朙又問:“大王可知,敵軍為何如此?”

 “自然是得益於新國人之策,人皆有趨利避害之心。”

 “臣倒以為,乃大王此前種種立威之舉所致。”

 “孤王所立何威?”

 “大王兼併諸侯國數十家,又屠滅隴西諸戎與北域鬼方。天下皆已心生畏懼,自然不敢再與大周抗衡。”

 姬宮湦脫口而出:“以殺止殺,以戰止戰,古之聖賢,果不欺瞞孤王也!”

 內史伯朙道:“而今晉國與稷戎覆滅在即,天下諸侯必然會陷入恐慌,宜應早做籌劃,以免天下諸侯鋌而走險。”

 姬宮湦大笑道:“此乃爾獻策所致,爾可有應對之法?”

 內史伯朙答:“臣以為,大王應昭告天下,陳列晉侯與稷戎王種種罪狀,隨後以安定民心為由,向天下諸侯派遣天子使者。”

 “為何事出使?”

 “其一,坦明大王心志,並非大肆開疆拓土,而是弔民伐罪,重塑大周之威嚴。”

 “天下諸侯又豈會相信?”

 “信不信由其自擇,說與不說,卻在大王也。”

 姬宮湦頷首:“爾後如何?”

 內史伯朙接著道:“其二,制定新周禮,使天下諸侯能有法可循。”

 姬宮湦頓時眼前一亮。

 自重生以來,姬宮湦陸續革新國人、朝堂、王師、商賈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