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先生 作品

第205章 劃江水南域,籌洛邑北市

熊甯不由得眉頭緊鎖。

 “若為效忠天子,楚國自然甘當驅使。只是茲事體大,外臣亦不敢擅作決斷。”

 姬宮湦笑道:“此乃長遠之約,不必著急。”

 “然楚國已滅亡在即,還望天子派兵援救!”

 “爾回去告知楚君,孤王可以發兵救楚,庸國疆域亦可暫供楚人立足。”

 “可暫居多久?”

 “江水南岸為巴國,楚君有三載時間取之。”

 熊甯思索再三:“外臣一定向楚君稟明。”

 姬宮湦繼續補充。

 “再往後,周楚便以江水為界。孤王不再幹涉江水以南,楚君亦不得進犯江水以北。”

 熊甯連忙行禮:“喏!”

 ……

 處置完楚國求援之事,姬宮湦癱軟在長案上。

 不出意外的話,楚君熊儀肯定會答應。

 江水以南,雖然多為原始叢林,前世卻流傳大量俗語。

 湖廣熟天下足,江南魚米之鄉,嶺南物產豐富……

 西周末年,雨水豐沛,江水以南極難開闢。

 前世祖先歷經上千載,才使湖廣、江南、嶺南等地逐漸得以發展。

 驅使楚國提前越過江水,算是一種新嘗試。

 萬一往後出現大旱,江水以南便是取食之地。

 在饑荒面前,蛇蟲鼠蟻皆是美味佳餚。

 以西周末年的生產力,開墾原始叢林雖然極為艱難,卻也並非無計可施。

 再密集的瘴氣,也抵不過熊熊大火焚燒。

 燒三年五載不夠,便燒上十年八載。

 前世之王朝帝國,大多終結於人口過載與土地兼併。

 究其原因,正是獨尊儒術。

 忠孝仁義禮智信,皆已偏離最初的真實含義。

 忠者,發自本心也,而非三綱強加之愚忠。

 孝者,感恩而報也,而非郭巨埋兒之愚孝。

 仁義禮智信者,當分善惡加以區別對待。

 宣揚故土情懷的本質,便是囚民以便盤剝,從而導致人口過載與土地兼併。

 樹挪死,人挪活。

 先秦時期,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故土情懷,舉國搬遷更是常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