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先生 作品

第146章 重生之因果,孝義之抉擇

姬宜臼踏遍關中,雖已有愛民之心,卻尚未跳脫華夷之別。

 西周孩童早成,七歲便已接近前世初中生。

 在周王室文化體系中,服王化者即為華,不服王化者皆為戎狄蠻夷,與牲畜無異。

 “關中三十萬新國人,漢中亦有數萬百姓,足以強盛於天下。”

 姬宮湦道:“天下之大,廣袤萬里!即便孤王麾下有十萬甲士,亦難以掌控也。”

 姬宜臼總算明白關鍵所在。

 “父王欲以天下為王畿?”

 姬宮湦笑道:“若能功成,該當如此。未能如願,便由太子繼續。”

 姬宜臼已然熱血上湧,臉頰泛出幾抹殷紅。

 “多謝父王教導!”

 姬宮湦剛要起身離開,申後突然推門而入。

 眼見父子相談甚歡,當即示意貼身宮娥將肉湯奉上。

 “啟稟大王,大儺已在籌備。太常請吾代為詢問,是否沿用去歲之儀,亦或遵循舊制?”

 姬宮湦漫不經心道:“二者有何區別?”

 申後忙道:“大王政事繁忙,想必是遺忘去歲之舊事。”

 說著,便耐心解釋起來。

 周幽王繼位後,起初對大儺儀式頗為喜愛。

 每過幾年,便覺無趣。

 去年,褒姒入宮。

 周幽王攜褒姒觀看大儺儀式,結果褒姒非但不笑,反而皺眉不止。

 周幽王因此大怒,欲命人將一眾巫師誅殺。

 幸虧時任大宗伯姬黁、太史伯陽父等人出面求情,周幽王才赦免一眾巫師。

 姬黁當時道:“大儺乃天子祈福之禮,驅逐疫癧之儀,若中途作罷,恐將天降禍端。”

 周幽王亦不愚笨:“孤王繼位初,大儺燦爛,為何仍有三川大震?”

 虢石父則在旁附和:“啟稟大王,必是其等執辦大儺出錯,以致如此災禍。”

 姬黁連忙解釋:“大儺並無錯漏,該是三川哀鳴宣王駕崩之異象也。”

 虢石父道:“縱使如此,亦足以證明,如今之大儺已不再適合當下。”

 周幽王對此很是滿意。

 “那便依上卿之言,當即對大儺進行改動。”

 姬黁只得問:“敢問大王,需如何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