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先生 作品

第137章 建驛站系統,會魯侯姬稱

姬宮湦話音剛落,大殿眾人頓時鴉雀無聲。

 嚴格而言,西周方為封建巔峰。至春秋戰國,已屬於封建末期。

 農桑乃封建之根本,故而需囚民于田畝之間。

 在大殿眾人眼中,姬宮湦推行農莊制度,可視為囚民之策,只是杜絕田畝兼併。

 如今設立大周運載局,卻是讓子民活泛起來。

 這無疑觸碰到根基。

 太督內史冂率先出聲。

 “大王若行此策,則萬民皆會驅逐倒賣之利,從而荒廢農桑,以致動搖國之根本。”

 太倉姬綦亦道:“若四郡新國人四處流動,必然會滋生不法。單憑各郡屬官,將難以肅清,久則必然生亂。”

 姬宮湦解釋:“孤王並非要放任新國人自流,出去城關仍需照身也。”

 太督內史冂道:“即便如此,仍有巨大隱患。”

 姬宮湦思索片刻。

 西周雖有禮法維繫,卻早已形成崩塌之勢。

 倘若有人心生歹念作惡,根本無法及時懲處。

 緝拿是個大問題,審訊定罪亦是個大問題。

 前世普及監控與基因技術,罪案偵破效率方才有所提升。

 如今之舉確實過於冒險。

 “二位所言有理,孤王之策屬實過於冒進。”

 內史伯朙卻道:“臣以為,大王之策亦有可取之處。”

 姬宮湦忙問:“有何可取?”

 “既然民不可流動,那便讓大周運載局流動。”

 “大周運載局本就流動。”

 “臣所言流動,便是猶如行腳商賈一般,將白膏運往四郡販賣。”

 內史伯朙之言,宛如一道強光,瞬間讓姬宮湦眼前一閃。

 “此為良策也!”

 太倉姬綦卻道:“四郡二十五縣,下設大量鄉閭。運載白膏流動,必然會耗費無數錢糧。”

 姬宮湦已有對策。

 前世之郵局,便是典範。

 大周運載局稱謂不變,在郡、縣、鄉設置各級大小驛站。

 徵召當地解甲者為驛兵,戰場建功者可出任鄉驛士、縣驛使乃至郡驛長。

 驛站實施軍事化管理,由府庫按期調撥糧草。

 核心司職有三類,佈告天子王命,傳遞官吏文書,接待長羽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