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先生 作品

第27章 宣講種田策,敲定紙幣額

姬宮湦在農莊一欄,標註種養結合循環之法。

 稻麥間種,池桑為用。

 鄭伯姬友道:“老臣愚鈍,不明其意也。”

 姬宮湦只得拿來樹枝,在地上畫出示意圖。

 鎬京王畿,百姓歷來以黍米為主食。

 相較於稻麥,黍米雖然易於成活,但是播種成本高,而且產量極低。

 每畝農田需黍種二十斤,豐年時節收成不過百斤。倘若遇到災年,收成僅有四五十斤。

 折算下來,耕種十畝黍米,方能養活一口人。

 稻麥則不同,無論播種成本還是產量,均遠遠優於黍米。

 據內史冂所證,姬宜臼所聞,申國冬種小麥,夏播水稻,兩者合計淨畝產已達到二百餘斤,

 比黍米高出十倍。

 鎬京王城地處盆地,若非小旱三年,較申國更適宜栽種稻麥。

 倘若採用姬宮湦前世所憶,嚴格遵照耕種流程,產量還能不斷攀升。

 至於池桑為用,則是指種桑養蠶與挖塘養魚。

 種桑養蠶已不少見,挖塘養魚則是農莊循環之核心。

 既可保障灌溉,又能積蓄肥力,同時還產魚。

 姬宮湦耗費近半個時辰,才將一切運作方式解釋清楚。

 鄭伯姬友這才釋然:“大王所策確實可行,老臣稍後便派人前去佈告。”

 姬宮湦補充道:“孤王設首年積熟期,便是讓新國人多加嘗試。”

 “大王孤心造詣,實屬大周社稷之幸,黎民百姓之福。”

 “王叔,孤王乃是昏君。”

 兩人隨即相視大笑。

 姬宮湦在華胥古邑停留三日,申國貢品便提前運抵滋水河畔。

 正如申後當初許諾,牛羊八百頭,稻麥五萬石。

 眼見倉廩有底,整飭農莊又需耗費大量時日,姬宮湦沒有繼續逗留。

 帶上姬宜臼及阿夔等人,啟程返回鎬京王城。

 行進途中,阿夔與姬宜臼逐漸熟悉。

 阿夔自幼當家,又要撫養胞弟。姬宜臼雖錦衣玉食,卻從未有過常人之情。

 兩人很快玩作一處。

 姬宮湦索性下命,將阿夔封為御前巡遊甲士。

 寺人尨聽後,不禁提醒:“啟稟大王,宮中並無此等職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