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書生 作品

第49章 關於自稱神明卻惹人疑竇

“單獨擺供桌祈福?這個習俗在你們這裡流傳許多年了吧?”

 冷無香問道。

 掌櫃的點頭:

 “具體多少年,我也不清楚,但據說有城隍廟後沒多久就已經有這種習俗了。

 當初正是因為信徒越來越多,城隍廟的廟祝沒法兼顧那麼多地方,城隍廟裡更容納不了這麼多人,才提出了這種祭祀祈福的方式。

 而城隍廟的歷史,起碼也得追溯到三萬年前。”

 冷無香眨了眨眼睛。

 是哦。

 一個縣城裡的城隍廟,居然就有三萬年以上的歷史,趕得上綠洲世界被滅的四大聖地。

 不愧是神佛的世界!

 “城隍廟裡容納不了那麼多人,我完全可以想象。

 但廟祝沒法兼顧那麼多地方,又是什麼意思?”

 掌櫃的看了眼冷無香身上略顯樸素的衣服:

 “先說好哈,我可不是貶低客官你。”

 “掌櫃的有話但說無妨。”

 “你們村裡的祭祀一般由土地廟或河神廟裡的廟祝主持,又或者花錢請的和尚、道士、祭司。

 你們人少,也湊不了太多貢品,一場法會也就夠了。

 可我們銀山縣城有九個坊,九坊加起來十幾萬人,總不好還是隻辦一場法會了事,九坊乾脆各辦各的,由城隍廟廟祝連軸轉主持。

 祭祀天君的法會又十分隆重,廟祝他必須過了子時就先開始第一場。

 饒是如此,中間但凡稍微慢一點,第九場法會也別想趕在誕辰當日做完。”

 冷無香點了點頭。

 城隍廟廟祝既然是這麼重要的神職人員,想必不是一般人。

 城隍也是神的一種,這會兒在廟裡嗎?

 如果在,是以什麼方式存在,附身在神像上?

 變成人?

 又或者單獨開了一個空間生活?

 見冷無香不說話,掌櫃的還以為冷無香是囊中羞澀:

 “是我多嘴了,客官,其實貢品不貢品的,主要是個心意。

 天君仁慈大度,不會在意這些,你到時候可以和我們一起祭祀。

 或者去主街湊熱鬧,到了天君誕辰那天,許多百姓都會湧過去。”

 “主街?”

 “是啊,九坊各有一條主街,法會就在主街街頭舉行,三里坊的是勝利街,平安坊的是平安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