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晚 作品

第522章 慶功宴

日本,尾張藩南部,這裡由於地處和明軍交戰的前線,為了加強防禦,日本人在這裡修建了一座城池,城池的名字是由尾張藩主德川義直特意取的,而且很有講究,名為天萌城。

我們德川幕府的敵人是大明,那我就要想辦法壓你一頭。

大明,大明,大字上面加一橫,把你壓住,明字上面添一草字頭,把你蓋住。

所以,這個城池的名字就被命名為天萌。

而且,這還是德川義直特意找風水先生看了的。

天萌城的守將,姓很特別,姓我孫子,名也不謙虛,叫真帥,全名為我孫子真帥。

這個我孫子真帥,是尾張藩藩主德川義直的親信,不然也不可能讓他防守這麼重要的位置。

此時,天萌城中,正在召開慶功宴。

就在今天早上,天萌城的守城部隊在琵琶湖北部殲滅了一支效忠於大明的安南軍隊。

一名日本武士,正在酒席上慷慨激昂的講話呢,“此次,我軍取得了琵琶湖大捷,共消滅安南軍隊一百餘人,繳獲鳥槍兩杆,弓箭十支,銀元五塊,大餅六斤,皮甲兩副,刀劍無數。”

“而我軍,僅傷亡四十不到五十出頭六十還掛點零。”

“鄙人以為,此次琵琶湖大捷,全賴我孫子萬戶指揮有方,來來來,讓我們舉起酒杯,共同敬我孫子萬戶一杯。”

日本,自從上一次被大明進攻,損失了一半的領土之後,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光便痛定思痛,下令嚮明軍學習。

日本這個國家,不管其他的,有一點不得不承認,人家善於學習。

從古代開始學習中國,到近代以來學習西方,而且學的是有模有樣。

經過上次的教訓之後,德川家光下令軍隊中按照明軍的模式來,設小旗、總旗、百戶、千戶、遊擊,遊擊往上,就設萬戶。

自從大明裁撤衛所後,軍隊全部改為募兵,為了管理方便,同時也是為了調兵方便,朱由檢在軍中效仿後世設立班、排、連、標、團、旅、營的編制,其長官為小旗、總旗、試百戶、百戶、副千戶、千戶、遊擊、參將等。

原來的衛所,兵員都是固定的,比如說你是登州衛的兵,那你就在登州衛的轄區內任職,等到徵調的時候再聽從軍令離開,完事了再回到登州衛中。

一個衛所五千六百人,要是調一萬人,那就兩個衛所中調,或是從幾個衛所中調十個千戶所的兵。

衛所制度下,兵員固定,也好管理。

雖然也有大量募兵,但募兵更多的是在邊境,內地還是衛所兵佔大頭。

衛所一裁撤,兵員就不固定了,就必須用編制給他固定下來。

就像河南鎮有兵兩萬,下轄四個旅,一個旅五千人,由參將管理,遊擊佐之,同時設教導官負責軍紀等政治事宜。

調兵也方便,比如要從河南調一萬人,那就直接按編制調兩個旅就行了。

倒不是因為主觀因素說非的要按照後世軍師旅團營那一套來,而是有後世現成的例子,用起來確實是方便。

而按照明軍的軍官設置,遊擊往上,就該是參將了。

可是,幕府的最高長官就是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光是日本唯一的將軍,是三個島嶼上唯一的太陽。

下面的軍官要是再設一個參將,那不是僭越了。

所以,德川家光雖然下令在軍中學習明軍,但是,遊擊往上的參將、副將、主將等,他沒有用,遊擊往上,就改設萬戶。

萬戶再往上,那就是各個藩的藩主和兵團長了。

天萌城作為和大明對峙的第一線,位置極其重要,所以,就由第三兵團下的一個萬戶,也就是我孫子真帥負責守備。

我孫子真帥麾下的其他軍官,便稱呼其為我孫子萬戶。

這一場琵琶湖大捷,名不副實,這一場慶功宴,更是顯得可笑,但是,沒辦法,慶功宴必須舉辦,這是一場純粹的政治宴會。

大批明軍來到東瀛都司,日本方面不可能沒有察覺,可他們也知道,己方與明軍實力差距過大,不宜硬碰硬,只能被動防守。

為了安撫軍心,於是乎,日軍與明軍的戰鬥,不管是真正的大明軍人還是大明的僕從軍,日本方面從來都是勝多敗少。

大敗改為小敗,小敗改為小勝,小勝改為大勝,大勝改為大捷。

大捷改為,對不起,還沒有過大捷。

還有一點也是這慶功宴不得不開原因,那就是可以大吃大喝。

德川家光組織起了四十萬軍隊,不管裡面有多少是平時種田的民兵,這麼多人,就算是種田的民兵他也得吃飯,每天的糧食消耗可是很驚人的。

日本,本就多山,而且地震、火山頻發,沒事還來幾個海嘯,糧食本就搶手,如今還要供給這麼多軍隊,那就更搶手了。

在德川幕府統治時期,各個大名的身份地位,除了看他們和幕府關係外,還有就是和他們領地所產出府大米數量有關。

像武士階層的俸祿,就是實物,米。

如今大戰在即,又有那麼多軍隊要供給,糧食自然就要管控起來,不能再像之前那般隨意了。

雖然日本是個島國,轉一圈都是大海,可以撈魚吃。就是生魚片做的再好,那也不能當糧食吃。

天萌城的守將我孫子真帥,作為軍隊的上層,自然是瞭解己方的情況的,所以,這個慶功宴,不管是出於政治目的也好,還是純粹就是為了吃也好,都得辦。

見眾人向自己舉杯敬酒,我孫子真帥也端起酒杯,“來,幹。”

一杯酒剛下肚,門外就有一名武士跑了進來,“報~報,城外有大批明軍集結,看樣子是要攻城。”

啪的一聲,我孫子真帥重重的放下酒杯,“將軍和明軍簽了近江條約,平時我們和明軍小打小鬧也就算了,我軍並未有過分舉動,明軍若是大舉攻城,那就是無名之師。”

“你可看清楚了,城外是貨真價實的明軍,還是那些狐假虎威的朝鮮人和安南人?”

“回萬戶,看清楚了,城外絕對是明軍,盔甲旗幟都亮出來了,錯不了。”

我孫子真帥略作思考,“難不成明軍真的要興起無名之師?”

他點了一名武士,“你快馬去稟報兵團長這裡的情況,讓他派人支援。”

“其餘人嚴守城池,不得應戰,我們絕對不能先開第一槍。”

“決不能給明軍開戰的口實。”

一名武士問道:“萬戶,要是明軍先向我們開槍呢?”

“忍著,必須忍著。”

“明軍這是在挑釁,故意在誘使反擊,記住,絕對不能和他們發生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