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晚 作品

第520章 勢要收復

收復日本的消息一傳出來,在京的將領頓時就炸開了鍋,紛紛託關係找門路,以求一個上戰場的機會。

沒辦法,現在是狼多肉少。

以往,大明朝最大的敵人是北邊的蒙古人,再往後是遼東的女真人,但是,蒙古歸附,建奴覆滅,這兩個都被解決了。

再後來,安南也收復了,南洋也收復了。

經過以上種種戰役,朝廷封了一大批爵位,其餘將領也多有晉升。

只要能升官發財,大明朝的軍隊那嗷嗷的,根本就不用管。

將領名單也很快通過軍令部宣佈了,出雲伯祖大壽任平倭將軍,

寧遠伯李尊祖任左副將軍,

平北伯孫應元任右副將軍,

黑雲龍任左參將,

曹變蛟任右參將。

兵部尚書孫傳庭參贊軍務。

出雲伯祖大壽,都六十多歲了,本來他得了一個世襲的出雲伯爵位,覺得已經很不錯了,沒想到這次皇帝又點了他的將。

祖大壽得了爵位之後,就負責保定講武堂的事了。

他雖然上了年紀,但他從軍多年,那經驗相當豐富,是多少錢都買不了的。

讓祖大壽負責保定講武堂,也算是物盡其用。

祖大壽這個保定講武堂的副校長,專門負責給朝廷培養軍事人才的,他也樂意於結交這些年輕的將領,雖然年紀大了,這些人脈用不上,可他的兒子、孫子未必就用不上。

因此,祖大壽也是樂意幹這個差事。

在歷史上,祖大壽這個人雖然最後投降了清軍,但那是在山窮水盡、被逼無奈的的情況下,而且他投降清軍之後,也不出力,是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說實話,祖大壽也算對得起大明朝。

這也是朱由檢敢重用他的原因。

祖大壽在接到軍令後,安排完手頭上的事,就立刻帶著親兵返回了京師。

此次參贊軍務的兵部尚書孫傳庭,也是早就被朱由檢調回了京師。

孫傳庭這個參贊軍務,那就是為了給他鍍金的。

現如今內閣之中,負責軍事的左次輔空缺,朱由檢本意就是想讓勳貴接這個位置。

可是,如果讓純粹的軍事勳貴接這個位置,恐怕會引起很大的反彈,所以朱由檢便迂迴一下,給文官封爵,然後讓他再接這個位置。

這個人選,就是孫傳庭。

而且模式,就是走的當初靖遠伯王驥的那個模式。

正統三年,英宗任命任禮為平羌將軍,蔣貴、趙安為副將軍,王驥為督軍,二人領兵一同平定了襲擾大明西境的蒙古人。

正統六年,英宗任命蔣貴為平蠻將軍,李安、劉聚為副將軍,王驥總督軍務,發兵十五萬,平定麓川。

最終經過多次用兵,麓川平定,王驥也積功被封為靖遠伯。

而孫傳庭,走的也是這個路子。

從崇禎二年孫傳庭總督各路勤王大軍抵禦建奴,到後來任三邊總督,清剿流寇,平定西番、蒙古,再後來調任宣大總督,管理歸附蒙古各部,修建忽蘭忽失溫城。

孫傳庭的資歷,軍功,也差不離了,這一次去日本鍍鍍金,下一次收復緬甸的時候再鍍一層金,封爵也就水到渠成了。

待各路將領聚集到軍令部時,軍令總長陳奇瑜向他們介紹了一下作戰計劃,做個大概的推算,真正打起仗來,還是要靠將領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對。

各路兵馬也在陸續調集中,從大明境內調動的兵馬加上東瀛都司原有的兵馬,海陸合計二十萬大軍,勢要收復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