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晚 作品

第471章 魏國公解惑

南京新任守備勳貴,乃是平北伯孫應元。

 孫應元原是陷陣營主將,駐守京師。後有漠南兩個蒙古部落作亂,逃亡漠北,孫應元便領陷陣營會同大同總兵何可綱深入漠北,追剿叛亂的蒙古部落。

 肅清叛賊後,孫應元又領兵在漠南漠北來了一圈武裝巡遊,以威懾蒙古各部。

 事畢回京後,論功行賞,封平北伯。

 西寧侯宋裕德率軍收復呂宋後,原南京守備勳貴定遠侯鄧文明便奉詔入京,接替西寧侯宋裕德擔任軍政次長。

 南方各省的兵馬,先前收復安南抽調了一部分,後來收復南洋各地又抽調了一部分,為防止南方有變,朱由檢責令北方兵馬南下,接替南方的部分防務。

 同時,剛剛被冊封為平北伯的孫應元,便被朱由檢派到南京擔任守備勳貴,以保萬全。

 忻城伯趙之龍之所以說孫應元和他們這些勳貴不一條心,就是因為孫應元和他們不是一路人。

 忻城伯趙之龍這些人的爵位,都是祖上傳下來的,而孫應元的爵位是他自己實打實的靠軍功得來的。

 相比於他們這些靠著祖上恩澤混吃等死的老牌勳貴不同,孫應元這新晉勳貴是瞧不上他們的。

 更重要的是,孫應元是皇帝一手提拔起來的,從最初的小站練兵就一直跟在皇帝身邊,那是心腹中的心腹,嫡系中的嫡系。

 趙之龍心裡清楚,皇帝對他們這些老牌勳貴心存不滿,甚至已經開始清理了,之前因鹽政改革丟了性命的靈璧侯湯國祚、成安伯郭祚永、東寧伯焦夢熊,後來因遼東棉衣案被削爵的成國公朱純臣就是例子。

 現在,趙之龍擔心的是,他兒子趙鵬舉的案子,會不會成為皇帝再次清洗老牌勳貴的理由。

 孫應元是皇帝的人,而且手握南京京營,他要是嘴一歪歪,趙之龍他們就算是不死也得脫層皮。

 新貴族的崛起,勢必打倒佔據高位的舊貴族,孫應元沒有理由不落井下石。

 種種考量,趙之龍是思慮再三,一夜沒睡,天一亮,趙之龍就帶著厚禮,去了魏國公府。

 魏國公徐弘基早上剛一起床,正洗漱呢,就聽到府上的管家前來稟報,說是忻城伯求見。

 徐弘基一聽到是忻城伯趙之龍求見,拿著毛巾的不由得停頓了一下。

 忻城伯趙之龍的獨子趙鵬舉在保定講武堂連續兩次考核不合格,不能繼承忻城伯的爵位,這事人盡皆知,而且趙之龍當時還是和他一起去的保定講武堂,這事他徐弘基知道的比任何人都要早。

 期間,趙之龍為了家族的爵位傳承,沒少了託人,找關係但都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