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晚 作品

第455章 水到渠成

內閣首輔張瑞圖,帶著另外的兩位內閣大學士分管戶部的畢自嚴,分管吏部的楊景辰,以及戶部尚書程國祥,兵部尚書兼軍令總長李邦華,來到了武英殿。

 軍政次長西寧侯宋裕德,軍需次長張慶臻,軍令次長陳奇瑜,也來到了武英殿。

 眾人的心裡都明白朱由檢喚他們來的目的,那就是要不要出兵呂宋,憑他們對皇帝的瞭解,十有八九肯定要出兵。

 在場的眾人,大多數都是主張出兵的,尤其是內閣首輔張瑞圖和兵部尚書李邦華,這兩個人是最主張出兵的,甚至比西寧侯宋裕德的態度還要強烈。

 原因無他,因為對他們有利。

 張瑞圖剛剛接任內閣首輔,他自然是想幹出一番事業來的。前任內閣首輔李國普在任時,蒙古歸降,建奴覆滅,史書上必然是有他一筆。

 現在身居呂宋的海外遺民遭到屠殺,請求大明出兵援救。

 要是不出兵,難免讓人覺得有些冷酷無情,人們不敢罵皇帝,那自然就要罵他這個內閣首輔。

 而且,他這個內閣首輔是剛剛坐上,屁股還沒捂熱乎呢,要是因為這事被人彈劾,那可就太不值當的了。

 更重要的是,他之前就攀附魏忠賢,被人認定是閹黨,他屬於是先天不足,要是因為這事被人抓住不放,加以彈劾攻擊,就那群文官可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指責別人了,他還真不見得就能頂的住。

 再有一點,張瑞圖也確確實實想做點實事。以前李國普在任時,蒙古歸降,建奴覆滅,還收復了半個日本,他在任時要是能收復呂宋,那也不失為是一樁美談啊。

 所以,張瑞圖是主張出兵的。

 兵部尚書李邦華,也主張出兵。

 原來分管兵部的內閣左次輔孫承宗,也致仕回鄉了,他作為兵部尚書兼軍令總長是最有可能接孫承宗的班,成為軍事委員會右副委員長兼內閣左次輔的。

 若是此次收復呂宋,憑藉此功,他這個兵部尚書定能再進一步。

 李邦華本人,忠心為國,並不熱衷於功名利祿,可是,他不功利,但是架不住他身邊的功利啊。

 他當了十年的兵部尚書了,身邊早就圍攏了一幫人,不然他也不可能坐穩兵部尚書長達十年之久。

 這些人,都希望他再進一步,而且,他不升,佔著位置,其他人也升不上去啊。

 官做大了,有時候也身不由己,因為你身邊已經形成了利益集團,就算是你可以放下一切,你想退,但你身邊的這些人,可不一定能放得下。

 而且這一仗下來,肯定有許多人要得到嘉獎晉升,他也不能攔著人家升官啊。

 所以,李邦華也主張出兵呂宋。

 其他人,像畢自嚴,楊景辰,他們倆關於軍事上的事,除非皇帝主動開口詢問,不然他們兩個一般是不輕易說話的。

 而西寧侯宋裕德,惠安伯張慶臻,包括陳奇瑜,則都是主張出兵的。

 朱由檢也是瞭解這些人的心思,所以,他也沒繞彎子。

 “浙閩總督範景文的奏疏,已經傳閱京中各衙門了,呂宋的事,諸位想必也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