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晚 作品

第405章 分權制衡

吏部尚書溫體仁,跟隨皇帝朱由檢來到了內閣。

 內閣的幾位大學士,一看皇帝來了,紛紛起身,躬身施禮,“臣等參見陛下。”

 “不必多禮。”

 “謝陛下。”

 內閣首輔李國普,立即把自己的位置讓了出來,“陛下。”

 朱由檢也沒客氣,當即就坐了下來。

 “陛下,您親身來到內閣,可是有什麼事情需要吩咐臣等?”李國普問道。

 “事情倒是有一些,剛剛朕到了吏部,與溫尚書談論了我大明的官制,朕突然有一些想法,想與諸位商議。朕已經派人去喚了其他幾位尚書,稍微等一等,你們先坐。”

 “謝陛下。”

 很快,戶部尚書畢自嚴,兵部尚書李邦華,刑部尚書崔呈秀,禮部尚書賀逢聖,工部尚書李若星,就趕到了內閣,“臣等參見陛下。”

 “不必多禮,來,給幾位尚書搬把椅子來。”

 “謝陛下。”

 朱由檢看向眾人,“適才,朕去了吏部,詢問溫尚書關於三法司衙門在地方設立的情況,結果,發現了一些問題。”

 “那就是,地方的官制顯得有些混亂,尤其是大量的胥吏參與地方事務中。胥吏良莠不齊,可他們又承擔絕大部分的事務,這就難免有奸詐之徒趁機貪墨,欺壓百姓。”

 “朕覺得,地方的官制,需要改一改。”

 楊景辰是分管吏部的大學士,他知道,這一改,不知道要影響多少烏紗帽,不禁問道:“臣斗膽敢問陛下,不知您打算怎麼改?”

 朱由檢淡淡一笑,“怎麼改?”

 “那自然是增加官員的數量,不然,若是讓人家脫下官服,那還能改的了嗎?”

 “就以省為例,巡撫統理一省政務,布政使司掌民政,按察使司掌刑名。而禮教、河道等事務,一般都是由提學副使、提學參政之類的在藩臬二司掛名的官員擔任,這就難免造成政令不一,權責不一的情況發生。”

 “朕覺得,在一省之中,除了掌民政的布政使司、掌刑名的按察使司之外,再設兩司,一司掌禮教學堂,一司掌工程河務。一省之事,則由巡撫與四司商議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