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晚 作品

第393章 安南(上)

安南,是明朝版圖的一塊痛。

 相信也是很多人的意難平。

 明宣德二年,明宣宗朱瞻基放棄交趾都司,雙方復歸宗主與藩屬的關係。直到道士中權力最大的人,萬壽帝君,明世宗朱厚熜,橫空出世,在他的力主之下,才重新收復安南。

 嘉靖六年,安南大臣莫登庸篡位,成為安南之主。原來的安南之主黎氏,自然是不甘心的,他們就派人向大明求救。

 明朝的大臣當然是不同意的,再加上各種各樣的原因,這事就擱置了。

 直到嘉靖十六年,明世宗朱厚熜力排眾議,下令,咸寧侯仇鸞為都督,掛徵夷副將軍印,兵部尚書毛伯溫參贊軍務,率軍征討安南。

 莫登庸聞之,大懼,與大臣數十人自縛跪拜,入鎮南關向大明納地請降。

 自此,明朝在安南設立安南都統司,莫氏為安南都統使,秩為從二品,安南再一次納入明朝版圖。

 因為安南離北京實在是太遠了,所以,在自莫登庸之後的安南都統使承襲時,明朝不再派專使赴安南任命,而是將任命敕諭、印信託附於廣西的地方官,安南的繼承者必須親自到鎮南關,經過廣西官員勘驗明白,就地領敕回國,才算是正式襲職。

 至於都統使,明朝也有官方定義:乃削其爵而卑世官,比於內吏。

 再後來,黎氏復國,黎氏嚮明朝派遣使臣,請求如之前一般,冊封為安南國王,明朝沒有答應,仍以授以安南都統司的頭銜。

 同時,為了牽制黎氏,明朝下令,莫氏乃我大明內臣,令黎氏讓出高平等地給予莫氏。黎氏迫於壓力,也只好點頭答應。

 這一時期就是後黎朝。

 不過,後黎朝也逐漸分裂,形成了兩大勢力,就是北方的鄭主,南方的阮主。後黎朝的國主受制於鄭主,相當於傀儡,不當家。而鄭主與阮主經常交戰,這也就是鄭阮之爭。

 如今,進攻莫氏的,正是鄭主。

 朱由檢在路上,就派人通知相關官員乾清宮議事。

 待朱由檢來到乾清宮,內閣的幾位大學士,兵部尚書兼軍令總長李邦華,戶部尚書畢自嚴,軍令次長陳奇瑜,軍需次長惠安伯張慶臻,早早的就在乾清宮裡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