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晚 作品

第372章 含沙射影

巡按御史,別看只是個小小的七品官,可權力極大。大事奏裁,小事立斷,凡政事得失,軍民利病,皆得直言無避。

 江蘇巡按御史名為沈惟炳,也是東林黨人,天啟年間就因為是東林黨人而遭到削職,後來朱由檢登基,為了收買人心,同時也是為了平衡朝堂勢力,也象徵性的啟用了一些東林黨人。

 東林黨人,是一個很寬泛的範圍,人數很多,不能一竿子都打死。

 況且,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朝堂之上,想要大臣們不結黨營私,那是不可能的。

 當皇帝的,也同樣希望底下的大臣們互相抱團,形成多個利益群體,彼此監督、制衡。

 不然,所有的大臣都抱在一塊和皇帝掰腕子,那皇帝就真成了擺設了。

 而且,江南士紳,這麼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在朝堂之上是需要代言人的,這一點,擋是擋不住的。

 正因如此,朱由檢雖然對東林黨不感冒,但朝堂之上,還是存在部分東林黨人的。不過呢,這些人官職都不算高。

 就像這個江蘇巡按御史沈惟炳來說,他就一直在科道言官上打轉轉,這次也是按照慣例巡按江蘇。

 只是沒想到,就那麼巧,他本來離開淮安府到了揚州府的地界了,可偏偏那些鹽戶的家屬找到了他,說他們的家人失蹤。

 沈惟炳一聽,這麼多人都失蹤了,那可是大案子啊,當時他就接下了,並連夜趕了回來。

 而後一調查,發現人都被關在淮揚兵備道了。

 所以,沈惟炳就帶人來到了淮揚兵備道,要求面見那些鹽戶,查明緣由。

 淮揚兵備僉事高名衡自然是不能答應,誰知道你安的什麼心啊。可沈惟炳畢竟是江蘇巡按御史,人家有權力、有理由提這個要求。

 沒辦法,高名衡是擋不住了,就派人去請按察使汪喬年了。

 汪喬年本來都打算回揚州了,可一看這架勢,就立馬又趕了回去。

 大堂之內,淮揚兵備僉事高名衡居左而坐,江蘇巡按御史居右而坐,正中間的上位則是空著,一看就是給汪喬年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