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晚 作品

第354章 背後

王承恩捧著一摞奏疏,輕輕的放到書案上,“皇爺,這是今天的奏疏。”

 “有什麼要緊的事嗎?”

 “那倒沒有,這些奏疏大多數都是請求朝廷發放鹽引的。自從去年戶部停發了鹽引,不少官員紛紛上疏,民間甚至還有一些不好的傳言。”

 “什麼傳言?”

 “說朝廷不發鹽引,是為了囤積居奇,賣出個好價錢,好從百姓手裡奪錢。”

 “更離譜的說法是,朝廷故意不發鹽引,就是為了讓老百姓少吃鹽,不吃鹽老百姓就沒有力氣,沒有力氣就造不了反,這樣朝廷才好控制百姓。”

 朱由檢淡淡一笑,“不用查,就知道這些傳言是那些鹽商傳出來的。”

 “朝廷只是停了鹽引,又不是停了鹽,長蘆鹽場調撥出去那麼多鹽,老百姓是不會缺鹽的。”

 “再說了,那些鹽戶將多餘的鹽私下兜售,民間的私鹽屢禁不止,怎麼會缺鹽呢。”

 “只不過,這食鹽的巨大利潤流入了少府,沒有流入那些鹽商手裡罷了。”

 “自古以來,只有吃不上飯造反的,沒聽說過有因為吃不上鹽造反的。”

 朱由檢拿起最上面的幾本奏疏略微看了幾眼,“全部留中不發。”

 “放出風去,就說朝廷為解決鹽政弊端,要在戶部設立鹽鐵司,專職負責鹽事。”

 “去把田爾耕叫來。”

 “奴婢遵旨。”

 很快田爾耕就來到乾清宮,朝著朱由檢躬身施禮,“臣綜合局指揮使田爾耕,參見陛下。”

 “不必多禮。”

 “謝陛下。”

 “市面上物價可有變動?”朱由檢問道。

 “回稟陛下,市面的物價與臣上個月呈奏陛下的基本相同,只不過糧食的價格又漲了一些,不過是在正常的變化幅度。”

 綜合局,整天和那些小攤小販、商戶們打交道,可謂是第一時間就能掌握物價,物價,才是真正瞭解百姓生活的的直觀資料。

 因此,朱由檢要求綜合局每一個月都要上報市面上商品的價格,尤其是糧食的價格。

 同時,綜合局經常和市面上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什麼人都有,能探查到的消息也是五花八門,綜合局經過篩選之後,再向朱由檢上報。

 所以,綜合局也是朱由檢情報的來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