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晚 作品

第339章 埋伏

各個將領隨即迴歸各部,率軍迎敵,薊遼總督楊嗣昌,則是提筆寫了一篇討伐建奴的檄文。

 現如今,已經歸順大明的建州左衛突然反叛,我大明出兵平叛,師出有名,自然就得正式,所以楊嗣昌就加急寫了篇檄文。

 在這古老的片土地上,凡事,都得講究一個名正言順,打仗,就更得講究一個師出有名。

 尤其在開戰之前,一般都得發個檄文。官渡之戰前,陳琳就寫了篇討曹操檄;武周時期,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也曾寫過一篇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朱元璋北伐之時,宋濂便寫下了奉天討元北伐檄文。

 就連鴉片戰爭時,英軍進攻清朝,那也是發了檄文的。

 或許是為了噁心清朝,當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起兵,英軍在檄文中提出了三大恨。

 順便提一句冷知識,鴉片戰爭時,英軍也打出了為明朝復仇的旗號。

 今將出師,飭令水陸二路將帥領兵戰船,直抵浙江洋麵並沿海各口,分兵進追。貔貅十萬,戰船千艘,旌旗蔽空,金鼓震天,破釜沉舟,直搗中原。干戈昕指,掃戮梨庭,將為明季復仇。爾國軍民人若知向化投誠,即早獻地,迎降我國,亦無庸殺戮。倘執迷抗拒,立轟西洋大炮,弗謂果逆犯順、夷夏之防為口實也。況爾主亦系遼東海外女貞後裔,乘故明流寇傾覆社稷,甲申之難,爾坐享漁利,襲奪明朝天下貳百年,以華夏之淳風,盡染犬羊之羶俗。茲當天祿永終,天眷我幫,為故明克復舊業,在此一舉。

 據說,英軍的這一篇檄文一出,道光皇帝立即下旨,嚴令各地督撫官員,嚴查漢奸。

 包括後來的甲午中日戰爭,日本也發了一篇討清檄文,名為告十八省豪傑書。

 滿清氏原塞外之蠻族,既非受命之德,又無功於中國,乘皇明之衰運,暴力劫奪,偽定一時,機變百出,巧操天下。

 尤其是最後結尾部分:卿等速起。勿為明祖所笑!

 當然了,英國、日本,發表檄文的目的,都是在為他們的侵略找藉口。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不可不防。

 楊嗣昌寫檄文,代表著我大明是名正言順的討伐建州女真,師出有名,是正義之師。

 之前你建州女真重新歸順我大明,恢復建州左衛的名號,朝廷不好平白無故的動你。可是現在,你公然反叛,出兵襲擊我大明天軍,那我大明出兵收拾你,一點毛病都沒有。